|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1页 |
| 1 尿囊酸酶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嘌呤代谢 | 第14-15页 |
| ·尿囊酸酶在动物体内的种属特异性 | 第15-16页 |
| ·尿囊酸酶的空间结构及基因序列 | 第16-17页 |
| 2 盘基网柄菌——新型模式生物 | 第17-29页 |
| ·盘基网柄菌的研究史 | 第17-18页 |
| ·盘基网柄菌的生活史 | 第18-20页 |
| ·盘基网柄菌在多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类型的分化 | 第20-21页 |
| ·实验室常用无菌盘基网柄菌菌株 | 第21页 |
| ·胞外信号分子 | 第21-25页 |
| ·粘附分子gp150 | 第25-26页 |
| ·尿囊酸酶与盘基网柄菌的关系 | 第26-28页 |
| ·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28-29页 |
| 3 本文的立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盘基网柄菌多细胞发育期间的形态观察 | 第31-43页 |
| 1 引言 | 第3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 ·材料 | 第31页 |
| ·器材 | 第31-32页 |
| ·试剂 | 第32-33页 |
| ·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aerogenes)的接种 | 第33页 |
| ·盘基网柄菌的接种 | 第33-34页 |
| ·盘基网柄菌KAx-3及AK127的扩大培养 | 第34页 |
| ·盘基网柄菌发育细胞的收集 | 第34-35页 |
| ·盘基网柄菌多细胞发育及观察 | 第3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 4 讨论 | 第37-43页 |
| 第三章 盘基网柄菌中与尿囊酸酶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43-63页 |
| 引言 | 第43-44页 |
| 第一节 免疫共沉淀分离尿囊酸酶相互作用蛋白及鉴定 | 第44-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 ·器材 | 第44页 |
| ·药品 | 第44页 |
| ·试剂配制 | 第44-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 ·免疫共沉淀和SDS电泳分析 | 第48-49页 |
| ·蛋白条带的质谱鉴定 | 第49-50页 |
| 3 讨论 | 第50-52页 |
| 第二节 盘基网柄菌中尿囊酸酶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研究 | 第52-6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 ·器材 | 第52页 |
| ·主要药品 | 第52-53页 |
| ·试剂 | 第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5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 ·普通PCR扩增结果 | 第56-57页 |
| ·盘基网柄菌中与尿囊酸酶相关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 第57-60页 |
| 3 讨论 | 第60-63页 |
| 第四章 尿囊酸酶在盘基网柄菌柄细胞和孢子细胞中的定量研究 | 第63-72页 |
| 1 引言 | 第63-6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4-69页 |
|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 ·器材 | 第64页 |
| ·药品 | 第64-65页 |
| ·试剂 | 第65-67页 |
| ·方法 | 第67-69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