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基于GIS的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以太原西山地区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第17-25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理论第17-19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础第17-18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本原则第18-19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第19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技术方法第19-21页
   ·基于GIS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原理第21-25页
     ·基于GIS的危险评价优势和原理第21-22页
     ·基于GIS与数学模型结合的危险性评价原理第22-25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25-35页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第25-33页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25页
     ·地形地貌第25-26页
     ·地层岩性第26-27页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第27-29页
     ·气象水文第29-31页
     ·水文地质第31-32页
     ·工程地质特征第32-33页
   ·研究区滑坡灾害特点第33页
   ·研究区滑坡灾害成因第33-35页
第四章 研究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技术路线及评价指标第35-43页
   ·评价技术路线第35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的选择第35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技术步骤第35页
   ·评价指标的建立第35-43页
     ·评价指标确定依据第35-36页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6-39页
     ·评价指标的分组第39-43页
第五章 基于GIS的研究区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第43-57页
   ·研究区单元格的划分及因子图层的栅格化和重分类第43-44页
     ·评价单元格大小的选取第43-44页
     ·因子图层的栅格化和重分类第44页
   ·基于GIS的信息量法评价第44-50页
     ·信息量法简介第44-46页
     ·基于GIS的研究区信息量法的应用第46-48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第48-50页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评价第50-54页
     ·层次分析法简介第50-52页
     ·基于GIS的研究区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第52-53页
     ·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第53-54页
   ·研究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第54-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7-59页
   ·结论第57页
   ·不足之处与建议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分子材料固化黄土工程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黄土状填土应力相关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