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优先购买权概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优先购买权的发展历史 | 第11-13页 |
第二节 优先购买权的概念 | 第13-15页 |
第三节 优先购买权的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 第16-27页 |
第一节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概念 | 第16-17页 |
一、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概念 | 第16-17页 |
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特征 | 第17页 |
第二节 关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争议 | 第17-19页 |
一、期待权说 | 第18页 |
二、附条件的形成权说 | 第18页 |
三、请求权说 | 第18页 |
四、法定权利说 | 第18-19页 |
五、债权说与物权说 | 第19页 |
第三节 关于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学说之辨析 | 第19-26页 |
一、附条件形成权之辨析 | 第19-20页 |
二、期待权与既得权之辨析 | 第20-21页 |
三、请求权与形成权之辨析 | 第21-24页 |
四、物权效力与债权效力之辨析 | 第24-26页 |
第四节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之定性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国外(地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概述 | 第27-30页 |
第一节 部分国家(地区)的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 | 第27-29页 |
一、德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 | 第27-28页 |
二、日本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 | 第28页 |
三、越南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 | 第28-29页 |
四、台湾地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 | 第29页 |
第二节 外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之评述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现状及评价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学术界的质疑 | 第30-32页 |
一、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 | 第30页 |
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有悖于私法意思自治的原则 | 第30-31页 |
三、不区分承租人而行使此制度的不良后果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实践问题之探讨 | 第32-40页 |
一、房屋共有人与承租人在各自主张其权利时发生冲突 | 第32-35页 |
二、房屋典权人与承租人在行使权利时发生竞合 | 第35-36页 |
三、次承租人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 | 第36-38页 |
四、承租部分房屋时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之构想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立法之构想 | 第40-42页 |
一、明确限制作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客体的房屋使用性质 | 第41页 |
二、明确规定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起止期间、方式和除斥期间 | 第41页 |
三、明确规定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不得转让和继承 | 第41-42页 |
四、明确规定房屋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确认房屋买卖关系的权利 | 第42页 |
第二节 统一我国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司法实践 | 第42-47页 |
一、以登记作为物权效力取得的手段 | 第42-43页 |
二、事后的救济手段 | 第43-44页 |
三、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诉讼救济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