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对完善我国军婚民事特别保护制度的思考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部分 军婚特别保护制度概述第14-18页
 一、军婚的概念第14-15页
  (一) 婚姻的概念第14页
  (二) 军婚的概念第14-15页
 二、军婚的主体第15-16页
  (一) 现役军人的概念第15-16页
  (二) 现役军人配偶的概念第16页
 三、军婚特别保护制度的渊源第16-18页
  (一) 基本原则的确立第16-17页
  (二) 部门法中军婚特别保护的规定第17-18页
   1. 民事部门法中的规定第17页
   2. 刑事部门法中的规定第17-18页
  (三) 其他军事行政法中与稳定军婚有关的条款第18页
第二部分 军婚民事特别保护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制度第18-29页
 一、我国军婚民事特别保护的历史沿革第18-25页
  (一) 建国前共产党政权对军婚特殊保护的规定第19-24页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工农民主政权对军婚的民事特别保护第19-21页
    (1) 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第20页
    (2) 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第20-21页
   2.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抗日民主政权对军婚的民事特别保护第21-24页
    (1) 陕甘宁边区第21-22页
    (2) 晋察冀边区第22-23页
    (3) 山东省第23页
    (4) 淮海区第23-24页
   3.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1949)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对军婚的民事特别保护第24页
  (二) 建国初期的军婚保护立法第24-25页
 二、我国军婚民事特别保护的现行制度第25-29页
  (一) 1980 年《婚姻法》第25页
  (二) 2001 年《婚姻法》(修正案)第25-27页
   1. 主张保留第26页
   2. 主张取消第26页
   3. 主张修改第26-27页
  (三) 军队内部的特别规定第27-29页
   1. 恋爱、结婚方面的规定第27-28页
   2. 离婚方面的规定第28-29页
第三部分 军婚民事特别保护制度弊端之检讨第29-39页
 一、与婚姻的本质相抵触第29-30页
 二、违背了婚姻自由的原则第30-31页
 三、与法定离婚事由存在冲突第31-32页
 四、造成了权利义务补偿机制的错位第32-33页
 五、与社会现实发展相脱节第33-35页
  (一) 历史演变呈现出军婚保护的“暂时性”特点第33页
  (二) 社会发展凸显军婚保护与时代的脱节第33-35页
 六、制度设计偏离立法目的第35-39页
  (一) 军人及军人配偶对军婚保护知晓度不高第36页
  (二) 军人与军人配偶对军婚民事保护条款的感受差异明显第36-37页
  (三) 军人对“行使离婚否决权”认同率不高,渴望更有效的军婚保护措施第37-39页
第四部分 对修改完善军婚民事保护制度的探讨第39-49页
 一、完善军婚民事保护制度具备现实可行性第39-45页
  (一) 军队内部政策的调整为法律修改腾出制度空间第40-42页
   1. 军人家属随军条件明显放宽第40-41页
   2. 士官婚恋限制和住宿规定逐步松绑第41-42页
  (二) 军人薪酬水平的提高为法律修改提供物质支撑第42-43页
  (三) 军人婚恋观的多元宽容为法律修改拓宽群众基础第43-45页
 二、对军婚民事保护修改方向的探讨第45-49页
  (一) 修改《婚姻法》第33 条,完善军婚分居制度第46-47页
   1. 借鉴战时立法思想,修改《婚姻法》第33 条第46页
   2. 对军婚分居制度作特别规定第46-47页
  (二) 重视军人婚姻家庭援助,全方位加强军婚保护第47-49页
   1. 继续松绑军人婚恋、随军政策,为军人家庭团聚创造条件第47-48页
   2. 提高军人待遇,加大对军人家庭的优抚帮扶力度第48页
   3. 开展军人婚姻家庭知识培训第48-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离婚案件中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
下一篇:保证和物的担保并存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