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码分多址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22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OCDMA基本原理 | 第8-12页 |
| ·OCDMA系统结构 | 第8-9页 |
| ·OCDMA系统地址码 | 第9-11页 |
| ·OCDMA系统编解码 | 第11-12页 |
| ·OCDMA系统类别 | 第12-16页 |
| ·非相干时域系统 | 第12-13页 |
| ·相干时域系统 | 第13-14页 |
| ·频域扩谱系统 | 第14-15页 |
| ·跳频系统 | 第15页 |
| ·混合系统 | 第15-16页 |
| ·OCDMA关键技术 | 第16-18页 |
| ·地址码设计 | 第16页 |
| ·光编解码器设计 | 第16-18页 |
| ·多用户干扰消除技术 | 第18页 |
| ·OCDMA技术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OCDMA技术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 第19-20页 |
| ·OCDMA技术优势 | 第19-20页 |
| ·OCDMA技术面临问题 | 第2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 第2章 OCDMA编/解码理论 | 第22-35页 |
| ·OCDMA中地址码的理论分析及构造方法 | 第22-28页 |
| ·光正交码(OOC) | 第23-24页 |
| ·素数码(PC) | 第24-25页 |
| ·扩展的素数码(EPC) | 第25-26页 |
| ·二次同余码(QC) | 第26页 |
| ·扩展的二次同余码(EQC) | 第26-27页 |
| ·混合码(HC) | 第27-28页 |
| ·OCDMA编/解码原理及实现方法 | 第28-33页 |
| ·时域编解码OCDMA | 第29-31页 |
| ·频域编解码OCDMA | 第31-32页 |
| ·二维编解码OCDMA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3章 OCDMA网络标准研究 | 第35-38页 |
| ·光网络标准简介 | 第35-37页 |
| ·ITUT的ASON | 第35-36页 |
| ·IETF的GMPLS | 第36页 |
| ·OIF的光UNI和光NNI | 第36-37页 |
| ·GMPLS和OCDMA | 第37-38页 |
| 第4章 基于AWG的OCDMA实验研究 | 第38-47页 |
| ·实验系统原理 | 第38-41页 |
| ·阵列波导光栅AWG原理及特点 | 第38-39页 |
| ·三种基于AWG的OCDMA编解码实现方式 | 第39-41页 |
| ·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 | 第41-47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