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铲液压挖掘机挖掘性能通用分析方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液压挖掘机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2页 |
| ·中国挖掘机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12-14页 |
| ·正铲液压挖掘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正铲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构特点及运动分析 | 第17-23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工作装置的结构形式和挖掘特点 | 第17-19页 |
| ·结构形式 | 第17-18页 |
| ·挖掘特点 | 第18-19页 |
| ·工作装置运动分析 | 第19-22页 |
| ·动臂机构运动分析 | 第19-20页 |
| ·斗杆机构运动分析 | 第20页 |
| ·斗杆-铲斗四边形机构牵连运动分析 | 第20-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3 挖掘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31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挖掘机位置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 ·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29页 |
| ·力臂的计算 | 第24-26页 |
| ·工作油缸理论挖掘力模型 | 第26-27页 |
| ·整机理论挖掘力模型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1页 |
| 4 基于测试的挖掘阻力分析 | 第31-41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测试原理 | 第31页 |
| ·测试仪器 | 第31-33页 |
| ·测试结果 | 第33-36页 |
| ·挖掘阻力分析 | 第36-39页 |
| ·挖掘阻力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 ·挖掘阻力分析结果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5 挖掘图谱叠加分析法 | 第41-61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绘制挖掘图谱 | 第41-54页 |
| ·包络图的形成 | 第41-43页 |
| ·挖掘图的程序实现 | 第43-54页 |
| ·图谱叠加分析法 | 第54-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6 特殊挖掘工况分析 | 第61-73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水平推压工况分析 | 第61-64页 |
| ·挖掘机的稳定性分析 | 第64-72页 |
| ·作业稳定性 | 第64-67页 |
| ·卸载稳定性 | 第67-68页 |
| ·行走稳定性 | 第68-70页 |
| ·自身稳定性 | 第70-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7 软件研制 | 第73-81页 |
| ·功能介绍 | 第73页 |
| ·软件界面及模块介绍 | 第73-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8 应用实例 | 第81-89页 |
| ·牵连运动分析法应用 | 第81-82页 |
| ·挖掘图谱叠加法应用 | 第82-85页 |
| ·水平推压工况分析 | 第85-87页 |
| ·整机稳定性分析 | 第87页 |
| ·提升“平动”问题分析 | 第87-88页 |
| ·小结 | 第88-89页 |
| 9 全文总结 | 第89-91页 |
| ·研究总结 | 第89-90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 附录 | 第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