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7页 |
| 第一章 股票期权制度概述 | 第7-13页 |
| 一、 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 第7-10页 |
| 二、 股票期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法律特征 | 第10-11页 |
| 三、 股票期权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外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践与发展 | 第13-16页 |
| 第三章 我国现行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现状及评析 | 第16-26页 |
| 一、 我国实行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 二、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试点模式 | 第18-21页 |
| 三、 我国试点模式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及弊端 | 第21-26页 |
| (一) 我国试点模式与国际惯例的差异 | 第21-23页 |
| (二) 我国试点模式的弊端 | 第23-26页 |
| 第四章 我国实行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障碍 | 第26-35页 |
| 一、 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冲突 | 第26-29页 |
| (一) 法定资本制的障碍问题 | 第26-27页 |
| (二) 股票来源问题 | 第27-28页 |
| (三) 行权资金来源问题 | 第28-29页 |
| (四) 股票期权的利益兑现机制问题 | 第29页 |
| 二、 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 | 第29-35页 |
| (一) 税收优惠问题 | 第29-30页 |
| (二) 会计处理问题 | 第30-31页 |
| (三) 监督制约机制问题 | 第31-33页 |
| (四)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建立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35-54页 |
| 一、 制定股票期权制度的管理法规 | 第35页 |
| 二、 股本变动的制度支持 | 第35-36页 |
| 三、 扩充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股票来源 | 第36-41页 |
| 四、 适当放宽对股票流通的限制 | 第41-43页 |
| 五、 允许给予股票期权受益人以信贷支持,解决行权资金问题 | 第43-44页 |
| 六、 完善所得税法及相关的会计制度 | 第44-45页 |
| 七、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 第45-50页 |
| 八、 提高我国中、小股东的保护水平 | 第50-54页 |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