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5页 |
| 1.1. 引言 | 第8-11页 |
| 1.2. 锂离子电池 | 第11-20页 |
| 1.2.1. 锂离子电池概念的提出 | 第11-14页 |
| 1.2.2. 锂离子电池发展与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 1.2.3. 锂离子电池体系结构 | 第15-20页 |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20-29页 |
| 1.3.1. 碳负极材料 | 第20-24页 |
| 1.3.2. 锡基负极材料 | 第24-27页 |
| 1.3.3. 金属氧化物和氮化物 | 第27-28页 |
| 1.3.4. 表面改性的锂金属 | 第28-29页 |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 2. 实验方法及过程 | 第35-40页 |
| 2.1. 实验流程简介 | 第35-36页 |
| 2.2. 材料制备 | 第36-37页 |
| 2.3. 电极制备与电池装配 | 第37-38页 |
| 2.4. 性能测试 | 第38-40页 |
| 2.4.1. 电化学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8页 |
| 2.4.2. 组织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 2.4.3.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39-40页 |
| 3. CoSb_3电化学嵌锂特性研究 | 第40-63页 |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 3.2. 非CoAs_3结构的CoSb_3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1-47页 |
| 3.3. CoAs_3结构的CoSb_3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7-52页 |
| 3.4. 影响CoSb_3电极的充放电性能的因素 | 第52-57页 |
| 3.4.1. 粒子尺寸对CoSb_3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 3.4.2. 充放电截止电压对CoSb_3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 3.5. Li~+在CoSb_3电极中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性能 | 第57-61页 |
| 3.5.1. 理论基础 | 第57-58页 |
| 3.5.2. 化学扩散系数、组分扩散系数与嵌锂量的关系 | 第58-61页 |
| 3.6. 本章小节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 4. CoSb_3改性材料电化学嵌锂特性研究 | 第63-74页 |
| 4.1. 引言 | 第63页 |
| 4.2. 碳纳米管对CoSb_3的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63-68页 |
| 4.3. MCMB对CoSb_3的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68-71页 |
| 4.4. 本章小节(CoSb_3系列材料性能对比)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 5. 铁锑合金电化学嵌锂特性研究 | 第74-90页 |
| 5.1. 引言 | 第74页 |
| 5.2. CoFe_3Sb_(12)嵌锂性能研究 | 第74-80页 |
| 5.3. Li~+在CoFe_3Sb_(12)电极中的扩散 | 第80-84页 |
| 5.3.1. 理论基础 | 第80-82页 |
| 5.3.2. Li~+在CoFe_3Sb_(12)中的扩散系数 | 第82-84页 |
| 5.4. 机械化合金FeSb_2的电化学嵌锂性能研究 | 第84-89页 |
| 5.5. 本章小节 | 第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 6. 无机有机混杂材料Bi_2Te_3/PAn电化学嵌锂性能研究 | 第90-99页 |
| 6.1. 引言 | 第90页 |
| 6.2. 无机有机混杂材料Bi_2Te_3/PAn的制备 | 第90-92页 |
| 6.3. Bi_2Te_3/PAn混杂材料的嵌锂性能 | 第92-97页 |
| 6.4. 本章小节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99页 |
| 7. 碳硅复合材料电化学嵌锂性能研究 | 第99-104页 |
| 7.1. 引言 | 第99-100页 |
| 7.2. C-Si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00-101页 |
| 7.3. C-Si复合材料嵌锂性能研究 | 第101-102页 |
| 7.4. 本章小节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4页 |
| 8. 结论 | 第104-107页 |
| 发表论文 | 第107-108页 |
| 致 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