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论文立题 | 第10页 |
·轻量化机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200km/h交流传动机车钢结构设计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4-26页 |
·车体钢结构设计 | 第14-16页 |
·车体主要结构参数和部件材料 | 第14页 |
·主要部件结构方案 | 第14-16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25页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16-19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19-20页 |
·200km/h交流传动机车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0-23页 |
·车体钢结构的离散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200km/h交流传动机车车体静强度分析 | 第26-42页 |
·计算载荷工况的选取及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26-29页 |
·计算载荷的选取 | 第26-27页 |
·计算载荷和约束的处理 | 第27-29页 |
·车体强度评定标准 | 第29-30页 |
·车体静强度计算分析 | 第30-41页 |
·工况1下的静强度计算分析 | 第30-33页 |
·工况2下的静强度计算分析 | 第33-35页 |
·工况3下的静强度计算分析 | 第35-38页 |
·工况4下的静强度计算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车体优化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方案设计 | 第42-61页 |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第42-45页 |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构成三要素 | 第42-44页 |
·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200km/h交流传动机车车体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目标函数的确立 | 第45页 |
·状态变量的设置 | 第45页 |
·设计变量的选择 | 第45-46页 |
·200km/h交流传动机车车体优化方案设计 | 第46-59页 |
·采用超拉丁方实验设计进行优化设计的研究 | 第47-49页 |
·采用可行方向法进行优化设计的研究 | 第49-54页 |
·“超拉丁方+可行方向法”组合优化策略的提出 | 第54-55页 |
·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的研究 | 第55-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优化方案的实施及分析 | 第61-77页 |
·iSIGHT优化设计平台优化设计流程 | 第61页 |
·采用“超拉丁方+可行方向法”的优化设计 | 第61-65页 |
·采用“超拉丁方+可行方向法”的优化历程 | 第61-64页 |
·采用“超拉丁方+可行方向法”的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64-65页 |
·采用多岛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 | 第65-68页 |
·采用多岛遗传算法的优化历程 | 第65-67页 |
·采用多岛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67-68页 |
·两种优化策略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第68-69页 |
·参数的圆整和有限元重分析 | 第69-75页 |
·参数的圆整 | 第69-70页 |
·有限元重分析 | 第70-75页 |
·优化后的车体模态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已完成的工作 | 第77页 |
·对未来的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作者简历 | 第82-8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