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肌电信号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检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表面肌电信号的生理学基础 | 第13-18页 |
·神经肌肉控制系统 | 第13-16页 |
·肌电信号形成的生理过程 | 第16-18页 |
·肌电信号MUAP检测研究发展和现状 | 第18-25页 |
·插入式肌电信号MUAP检测发展与现状 | 第18-21页 |
·表面肌电信号MUAP检测发展与现状 | 第21-24页 |
·表面肌电信号MUAP检测结果评价 | 第24-25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7-31页 |
第2章 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和预处理 | 第31-43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设计方案 | 第32-35页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sEMG信号降噪处理 | 第35-39页 |
·经验模态分解基本原理 | 第35-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基于谱插值法的sEMG信号工频干扰处理 | 第39-42页 |
·谱插值法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基于电生理过程的表面肌电信号仿真 | 第43-69页 |
·引言 | 第43-45页 |
·表面肌电信号仿真原理 | 第45-47页 |
·表面肌电信号仿真方法 | 第47-56页 |
·单纤维动作电位仿真 | 第47-49页 |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仿真 | 第49-50页 |
·运动单位募集与发放仿真 | 第50-53页 |
·肌肉收缩力仿真 | 第53-55页 |
·表面肌电信号仿真 | 第55-56页 |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6-67页 |
·表面肌电信号仿真过程 | 第56-59页 |
·匹配实测表面肌电信号的模型参数分析 | 第59-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4章 基于盲源分离的表面肌电信号分解 | 第69-103页 |
·盲源分离原理与方法 | 第71-84页 |
·独立分量分析 | 第73-76页 |
·基于二阶统计量的盲源分离算法 | 第76-80页 |
·特征矩阵联合近似对角化(JADE)算法 | 第80-81页 |
·基于时频分析的盲源分离(TFBSS)算法 | 第81-83页 |
·盲源分离算法评价 | 第83-84页 |
·分离信号的进一步处理 | 第84-86页 |
·表面肌电信号的分解实验和结果 | 第86-99页 |
·基于BSS算法模型的仿真sEMG信号分解 | 第87-91页 |
·基于电生理过程的仿真sEMG信号分解 | 第91-95页 |
·实测sEMG信号分解 | 第95-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3页 |
第5章 表面肌电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数目估计 | 第103-120页 |
·引言 | 第103-104页 |
·基于小波分析和假设检验的检测方法 | 第104-109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105-108页 |
·小波域的假设检验方法 | 第108-109页 |
·基于非线性能量算子的检测方法 | 第109-110页 |
·MUAP数目估计实验和结果 | 第110-119页 |
·仿真sEMG信号MUAP数目估计 | 第110-114页 |
·实测sEMG信号MUAP数目估计 | 第114-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0-123页 |
·主要工作及成果 | 第120-121页 |
·研究展望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