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的税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的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6-1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7页 |
2 转让定价的概念和理论分析 | 第17-24页 |
·转让定价的概念 | 第17-18页 |
·转让定价的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转让定价的经济学分析 | 第18-19页 |
·转让定价的管理学分析 | 第19页 |
·转让定价引起的税收问题分析 | 第19-24页 |
3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间接证据 | 第24-26页 |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特点 | 第26-29页 |
·“双向避税”的存在 | 第26-28页 |
·“双向避税”存在的原因 | 第28-29页 |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手段 | 第29-31页 |
·产品购销中的转让定价 | 第29页 |
·无形资产转让和投资中的转让定价 | 第29-30页 |
·劳务购销中的转让定价 | 第30页 |
·贷款往来中的转让定价 | 第30页 |
·资产评估中的转让定价 | 第30-31页 |
4 转让定价税制 | 第31-43页 |
·转让定价税制的概念 | 第31页 |
·转让定价税制的内容 | 第31-43页 |
·转让定价的基本原则 | 第31-34页 |
·转让定价的税务调整方法 | 第34-40页 |
·预约定价协议(APA) | 第40-42页 |
·对企业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的惩罚措施 | 第42-43页 |
5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现状与不足 | 第43-50页 |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立法现状与不足 | 第44-46页 |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立法的现状 | 第44-45页 |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立法的不足 | 第45-46页 |
·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现状和不足 | 第46-48页 |
·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现状 | 第46-47页 |
·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不足 | 第47-48页 |
·我国预约定价协议的现状与不足 | 第48-50页 |
·我国预约定价协议的现状 | 第48-49页 |
·我国预约定价协议的不足 | 第49-50页 |
6 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对策 | 第50-57页 |
·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立法 | 第50-52页 |
·统一我国转让定价的税收立法 | 第51页 |
·完善转让定价的法律规定,增强其实际的可操作性 | 第51-52页 |
·加大对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的惩罚力度 | 第52页 |
·明确转让定价国际税收协调的规定 | 第52页 |
·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务征管体系 | 第52-55页 |
·提高对于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认识 | 第53页 |
·加强对于重点调查对象的审查 | 第53页 |
·扩大转让定价审计调查的范围 | 第53-54页 |
·健全转让定价税务管理人才队伍 | 第54页 |
·加强国际间税收工作的协调 | 第54页 |
·实行举报赏罚制度 | 第54-55页 |
·完善我国预约定价协议的管理 | 第55-57页 |
·鼓励双边预约定价协议的实际运用 | 第55页 |
·延长我国预约定价协议的有效期限和追溯期限 | 第55页 |
·集中我国预约定价协议的实施权利 | 第55页 |
·健全我国预约定价协议的实施方式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