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冬小麦氨基酸代谢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前言第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6页
   ·作物抗旱性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第17-20页
     ·作物抗旱性的概念第17页
     ·作物抗旱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作物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体系第19-20页
   ·生物节水及其研究进展第20-27页
     ·生物节水的内涵第20-21页
     ·生物节水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作物节水性和抗旱性的辨证统一第24页
     ·作物抗旱节水新品种选育第24-26页
     ·作物抗旱节水的鉴定评价技术体系第26-27页
     ·抗旱鉴定指标存在的问题第27页
   ·植物氮代谢第27-32页
     ·氨的同化第28页
     ·氨基酸的分类第28-29页
     ·氨基酸合成与代谢第29-31页
     ·氨基酸的代谢第31页
     ·氨基酸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第31-32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第32-34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原理第32页
     ·稳定同位素的应用第32-34页
   ·植物代谢组学的发展第34-35页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35-36页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的碳稳定同位素分辨率的研究第36-43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试验材料第36页
     ·试验方法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不同小麦品种碳稳定同位素分辨率分析第37-39页
     ·已知抗旱性情况的冬小麦籽粒碳同位素分辨率的分布及显著性分析第39页
     ·冬小麦试验材料的选择第39-41页
   ·讨论第41-42页
     ·冬小麦籽粒碳稳定同位素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第41-42页
     ·冬小麦籽粒碳稳定同位素分辨率作为育种筛选指标的可行性第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氨基酸含量第43-50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试验材料第43页
     ·仪器与试剂第43页
     ·试验方法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氨基酸标准溶液和小麦样品的分析第44-45页
     ·线性关系、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实验第45-46页
     ·小麦籽粒氨基酸分析第46-48页
   ·讨论第48-49页
     ·氨基酸分析方法的多样化第48-49页
     ·氨基酸定量分析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第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氨基酸碳氮稳定同位素第50-60页
   ·材料与方法第50-52页
     ·仪器与试剂第50-51页
     ·供试小麦品种第51页
     ·实验方法第51-52页
     ·数据处理第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标准氨基酸混合物的δ~(13)C 分析第52-55页
     ·标准氨基酸混合物的δ~(15)N 分析第55页
     ·小麦籽粒氨基酸的δ~(13)C 和δ~(15)N 分析第55-57页
   ·讨论第57-59页
     ·氨基酸衍生化方法的探讨第57-59页
     ·氨基酸衍生化对氨基酸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第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拔节期小麦叶片氨基酸代谢动态研究第60-92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试验材料第60-61页
     ·试验方法第61页
     ·数据处理第61-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88页
     ·氮同化进入谷氨酸/谷氨酰胺合成途径的分析第62-65页
     ·不同小麦品种对(~(15)NH_4_2SO_4 肥料的吸收速率分析第65页
     ·不同小麦品种施入氮肥后氨基酸代谢动态研究第65-79页
     ·外源~(15)N 进入不同品种的氨基酸合成途径的比较第79-88页
   ·讨论第88-91页
     ·蛋白质氨基酸分析的局限性第88-89页
     ·外源氮进入氨基酸的判断标准第89-90页
     ·对照小麦品种氨基酸氮同位素丰度的变异第90-91页
   ·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拔节期小麦叶片碳稳定同位素动态变化研究第92-102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92-93页
     ·试验材料第92-93页
     ·试验方法第93页
   ·结果与分析第93-99页
     ·小麦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动态变化第93-96页
     ·小麦叶片氨基酸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动态变化第96-97页
     ·蛋氨酸δ~(13)C 值的变异第97-99页
   ·讨论第99-101页
     ·δ~(13)C 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辨证关系第99页
     ·氮代谢与氨基酸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第99-100页
     ·蛋氨酸δ~(13)C 值的特殊性第100-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第102-108页
   ·讨论第102-105页
     ·多氮源性对作物氨基酸氮稳定同位素丰度变异的影响第102-103页
     ·氨基酸代谢作为作物抗旱指标的可行性第103-104页
     ·氨基酸代谢与氮肥利用效率第104页
     ·抗旱、高 WUE、高产的统一第104-105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05-106页
     ·氨基酸回收率有待于提高第105页
     ·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的结合第105页
     ·WUE 数据的缺失第105-106页
     ·土壤背景值缺失第106页
   ·进一步展望第106页
   ·结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作者简历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翡翠绿色的定量表征及对市场的意义
下一篇:出口产品责任保险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