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基本研究 | 第12-27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5页 |
一、上市公司收购 | 第12-14页 |
二、上市公司反收购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上市公司反收购制度的立法价值 | 第15-19页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19-27页 |
一、美国反收购法律制度考察 | 第19-22页 |
二、英国反收购法律制度考察 | 第22-23页 |
三、法国反收购法律制度考察 | 第23-24页 |
四、各国反收购法律制度的总结与分析 | 第24-27页 |
第二章 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的类型化分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事前反收购措施 | 第27-33页 |
一、"毒丸"计划 | 第27-29页 |
二、"降落伞"计划 | 第29-31页 |
三、"驱鲨剂"条款 | 第31-33页 |
第二节 事后反收购措施 | 第33-39页 |
一、股份回购 | 第33-35页 |
二、"白衣骑士"策略 | 第35-36页 |
三、帕克曼式防御 | 第36-39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完善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实践 | 第39-41页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立法现状 | 第41-44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原有法律体系 | 第41-42页 |
二、两法修订对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三、《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修改对反收购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4-50页 |
一、明确上市公司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 | 第44-46页 |
二、进一步完善目标公司管理层的义务 | 第46-48页 |
三、对部分常见的反收购措施予以明确规范和引导 | 第48页 |
四、完善反收购争议解决机制,正确发挥法院审判作为最终解决机制的作用 | 第48-50页 |
参考书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