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制度中稳私权的保护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个人征信制度与隐私权的基本概念 | 第12-18页 |
·个人征信制度的概念 | 第12-13页 |
·隐私权的概念 | 第13-15页 |
·隐私权概念的提出 | 第13-14页 |
·隐私权概念的发展 | 第14-15页 |
·本文对隐私权的界定 | 第15页 |
·隐私权的权利基础 | 第15-18页 |
·隐私权是一项自然权利 | 第15-16页 |
·隐私权是一项独立人格权 | 第16页 |
·隐私权的人权基础 | 第16-17页 |
·隐私权的宪法基础 | 第17-18页 |
2 个人征信制度中的隐私权理论 | 第18-24页 |
·个人征信制度中的隐私权的内容与特点 | 第18-21页 |
·个人征信制度中隐私权的内容 | 第18页 |
·个人征信制度中隐私权的特点 | 第18-21页 |
·个人征信制度与隐私权的冲突 | 第21-22页 |
·个人征信制度与隐私权冲突的实质 | 第22-24页 |
·公众知情权 | 第22-23页 |
·信息隐私权 | 第23页 |
·个人征信制度与隐私权冲突的实质 | 第23-24页 |
3 个人征信制度与隐私权冲突的平衡 | 第24-29页 |
·个人征信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6页 |
·消费信用的发展要求 | 第24页 |
·防范信用风险 | 第24-25页 |
·维护市场秩序 | 第25页 |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 第25-26页 |
·个人征信制度中隐私权保护的具体权益 | 第26-27页 |
·人身自由 | 第26页 |
·摆脱公众关注 | 第26-27页 |
·自我评估和决策 | 第27页 |
·有限的和受保护的信息交流 | 第27页 |
·个人征信制度与隐私权冲突的衡平原则 | 第27-29页 |
·价值位阶原则 | 第27-28页 |
·权利义务相平衡原则 | 第28页 |
·比例原则 | 第28-29页 |
4 国外个人征信制度中隐私权保护的比较法研究 | 第29-37页 |
·美国征信体系中隐私权保护立法 | 第29-31页 |
·美国的信用征信立法发展状况 | 第29页 |
·美国的隐私权保护基本规定 | 第29-31页 |
·对美国征信中隐私权保护的分析 | 第31页 |
·欧洲信用征信中对隐私权的保护 | 第31-35页 |
·欧洲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立法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欧盟数据保护指令中的隐私权保护的具体规定 | 第32-35页 |
·对欧盟隐私保护立法的分析 | 第35页 |
·对美欧信用征信中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5 关于我国个人征信制度中隐私权保护的思考 | 第37-46页 |
·我国个人征信制度中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37-39页 |
·宪法的有关规定 | 第37页 |
·单行法律的有关规定 | 第37-38页 |
·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 | 第38页 |
·我国隐私权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我国个人征信制度中保护隐私权的具体措施 | 第39-44页 |
·确定信用信息的范围 | 第39-40页 |
·规制信用信息评估程序 | 第40-41页 |
·限制信息使用的目的 | 第41-43页 |
·赋予被征信主体安全请求权 | 第43-44页 |
·侵权责任制度 | 第44-46页 |
·侵权行为 | 第44页 |
·损害事实 | 第44页 |
·因果关系 | 第44页 |
·主观过错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0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