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杀虫剂论文

阿维菌素与三种菊酯类农药复配微乳剂的研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 化学农药的重要性第12页
 2 生物农药第12-15页
   ·阿维菌素(abamectin)第13-14页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第14-15页
 3 农药剂型第15-18页
   ·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第16-18页
 4. 微乳剂第18-24页
   ·微乳剂的特点第18-19页
   ·微乳剂与其它剂型比较的优势第19-20页
   ·微乳剂的研究概况第20-21页
   ·微乳液的结构理论第21-23页
   ·微乳剂的配制方法及生产工艺第23-24页
 5 农药微乳剂发展展望第24-26页
前言第26-28页
第1章 阿维菌素与三种菊酯类农药最佳配比的确定第28-34页
 1 材料第28页
   ·供试药剂第28页
   ·供试蚜虫第28页
 2 方法第28-30页
   ·单剂的毒力测定第28页
   ·最佳配比的确定第28-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2-34页
第2章 阿维菌素与三种菊酯类杀虫剂复配微乳剂的配制第34-44页
 1 材料第34-35页
   ·供试原药第34页
   ·供试试剂第34页
   ·供试乳化剂第34-35页
 2 方法第35-37页
   ·溶剂的确定第35页
   ·乳化剂种类的确定第35页
   ·正交试验设计第35-36页
   ·水质的影响第36-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混剂的溶剂第37页
   ·混剂的最佳乳化剂种类第37-38页
   ·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辅助剂最佳添加量第38-42页
   ·水质的影响第42-43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3-44页
第3章 三种复配微乳剂的质量检测与分析第44-60页
 1 材料第44-45页
   ·供试药品第44页
   ·供试试剂第44页
   ·仪器第44-45页
 2 质量检测与分析的方法第45-48页
   ·三种微乳剂中阿维菌素含量的分析第45-46页
   ·三种复配微乳剂中菊酯类农药含量的分析第46页
   ·回收率测定第46-47页
   ·分析方法精密度测定第47页
   ·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第47页
   ·热/冷贮稳定性的测定第47页
   ·乳液稳定性的测定第47-48页
   ·pH值范围第48页
   ·透明温度范围的确定第4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8-58页
   ·三种微乳剂中阿维菌素含量的分析结果第48-50页
   ·三种复配微乳剂中菊酯类农药含量的分析结果第50-51页
   ·添加回收率含量第51-53页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第53页
   ·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第53-55页
   ·三种微乳剂的热/冷贮稳定性第55-56页
   ·乳液稳定性第56页
   ·微乳剂pH值测定第56-57页
   ·透明温度范围第57-58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8-60页
第4章 三种复配微乳剂的田间防效第60-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供试药剂第60页
   ·防治对象第60页
   ·仪器第60页
   ·试验药剂浓度的确定第60-61页
   ·小区的设置第61页
   ·施药方法第61页
   ·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第6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1-65页
   ·5%阿维·高效氯氟氰微乳剂对桃蚜的防效第61-62页
   ·5%阿维·高效氟氯氰微乳剂对桃蚜的防效第62页
   ·5%阿维·联苯微乳剂对桃蚜的防效第62-63页
   ·5%阿维·高效氯氟氰微乳剂对菜青虫的防效第63-64页
   ·5%阿维·高效氟氯氰微乳剂对菜青虫的防效第64页
   ·5%阿维·联苯微乳剂对菜青虫的防效第64-6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辛伐他汀对不同缺氧条件下大鼠BMECs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羟基喜树碱缓释片脑内植入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