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行为的技术性规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公共空间中行为规范的历史演进 | 第15-28页 |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公共空间中行为规范的分析 | 第15-21页 |
一、中国公共空间的特点 | 第15-17页 |
二、传统行为规范的分析 | 第17-19页 |
三、道德行为规范对国人心理影响的结果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西方社会公共空间行为规范的分析 | 第21-25页 |
一、西方公共空间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传统行为规范的分析 | 第22-24页 |
三、宗教行为规范对西方人心理影响的结果 | 第24-25页 |
第三节 近代社会公共空间行为规范的分析 | 第25-28页 |
一、近代公共空间的衍变 | 第25-26页 |
二、法律对公共空间行为的规范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现代社会中由新型行为引发的新规范 | 第28-35页 |
第一节 公共空间及行为的特殊性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传统行为规范的局限性 | 第29-32页 |
一、道德局限性的分析 | 第30-31页 |
二、法律局限性的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技术性规范理念应运而生 | 第32-35页 |
第三章 马路上的交通设施:主要例证 | 第35-45页 |
一、传统的行为规范分析 | 第35-39页 |
二、现存技术性设置的不科学性 | 第39-40页 |
三、技术性规范的运用 | 第40-45页 |
第四章 一米线:其他辅佐例证 | 第45-53页 |
第一节 一米线和取号机 | 第45-48页 |
一、存在于交易场所的尴尬 | 第45-46页 |
二、技术性规范理念的运用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公交IC卡 | 第48-50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二、技术性规范理念的运用 | 第48-49页 |
三、新秩序的建立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手机信号屏蔽设备 | 第50-53页 |
一、屡禁不止的铃声 | 第50-52页 |
二、技术性规范理念的运用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技术性规范—行为规范家族中的新成员 | 第53-58页 |
一、行为规范体系的分析 | 第53-54页 |
二、传统行为规范的自身完善 | 第54-57页 |
三、新成员的出现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感言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