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立题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0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一、HPV概念 | 第12-13页 |
二、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HPV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研究现况 | 第15-20页 |
一、瘙疣 | 第16-17页 |
二、对带下病的认识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宫颈HPV感染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探讨 | 第20-28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20-21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20页 |
(二)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20页 |
(三)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 第20-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研究过程 | 第21页 |
1.文献研究 | 第21页 |
2.证候研究 | 第21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三)试验方法和步骤 | 第22页 |
1.病例观察表的设计 | 第22页 |
2.样本量的估算 | 第22页 |
3.研究人员的培训 | 第22页 |
4.病例观察 | 第22页 |
5.质量控制 | 第22页 |
6.统计方法 | 第22页 |
三、结果 | 第22-28页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第22-23页 |
(二)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 第23-28页 |
1.HPV感染者症状频数分布表 | 第23-24页 |
2.HPV感染者的证型分布表 | 第24-25页 |
3.HPV感染者的证型分类表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8-32页 |
一、一般资料的讨论 | 第28页 |
二、HPV感染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特点 | 第28-30页 |
(一)病机以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涉及脾、肝、肾虚三脏 | 第29-30页 |
(二)湿邪、热毒之邪和血瘀是本病之标 | 第30页 |
三、本研究的创新特点 | 第30-31页 |
四、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比较 | 第31页 |
五、中医证候研究的问题 | 第31页 |
六、本课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2-34页 |
一、结论 | 第32页 |
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