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农村生产服务业论文

基于供应链的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6-32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18页
  (一) 研究背景第16-17页
  (二) 研究意义第17-18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简述第18-26页
  (一) 国外有关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基本脉络第19-22页
  (二) 国内学者关于农产品物流研究的主要成果第22-25页
  (三)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价第25-26页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6-31页
  (一) 研究内容第26-28页
  (二) 研究方法第28-29页
  (三) 技术路线第29-31页
 四、创新点与不足第31-32页
  (一) 主要创新点第31页
  (二) 存在的不足第31-32页
第二章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理论诊释第32-53页
 一、基本概念界定第32-36页
  (一) 物流与农产品物流第32-34页
  (二) 供应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第34-35页
  (三) 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第35-36页
 二、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的本质特征第36-37页
 三、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的一般构成要素第37-43页
  (一) 农产品物流服务需求方第38-39页
  (二) 农产品物流服务供给方第39-41页
  (三) 农产品物流渠道节点第41页
  (四) 农产品物流功能活动第41-43页
 四、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的基本类型第43-49页
  (一) 直销型、批发市场型、物流中心型、配送中心型第44-47页
  (二) 农产品行业协会型、龙头企业型、连锁超市型第47-49页
 五、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主要功能第49-53页
  (一) 农产品价值实现功能第49-50页
  (二) 农产品价值增值功能第50页
  (三) 农产品流通增效功能第50-51页
  (四) 农产品市场供求调节功能第51-53页
第三章 湖北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第53-75页
 一、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第53-56页
  (一) 农业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推动第53-54页
  (二) 农产品流通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第54-56页
  (三)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要求第56页
 二、湖北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格局第56-65页
  (一) 农产品物流设施不断改善第56-59页
  (二) 农产品物流需求不断增加第59-62页
  (三) 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从无到有第62-63页
  (四) 现代农产品物流方式破土萌芽第63-65页
 三、湖北农产品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第65-75页
  (一) 农产品物流主体分散经营第65-68页
  (二) 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第68-72页
  (三) 农产品物流运行方式落后第72-73页
  (四) 农产品物流功能活动不完善第73-75页
第四章 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结构优化第75-96页
 一、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的目标与原则第75-77页
  (一) 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的目标第75-76页
  (二) 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的原则第76-77页
 二、湖北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第77-86页
  (一) 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内涵与基本类型第78-81页
  (二) 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的一般原理第81-83页
  (三) 湖北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的基本模式第83-86页
 三、湖北农产品物流供给主体结构优化第86-89页
  (一) 农产品物流供给主体结构的内涵与类型第87-88页
  (二) 农产品物流供给主体结构优化的思路:联合与合作第88-89页
 四、湖北农产品物流节点结构优化第89-93页
  (一) 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的国际经验借鉴第89-90页
  (二) 湖北农产品物流节点结构优化的构想第90-93页
 五、湖北农产品物流功能结构优化第93-96页
  (一) 农产品现代物流功能活动结构及其要求第93页
  (二) 优化湖北农产品物流功能活动结构的构想第93-96页
第五章 湖北农产品物流主体联合与合作的博弈分析第96-115页
 一、加强农产品物流主体联合与合作的必要性第96-100页
  (一) 理论依据第96-97页
  (二) 现实意义第97-100页
 二、农产品物流主体联合与合作各方利益的博弈分析第100-106页
  (一) 博弈模型的选择及博弈的主要内容第101-102页
  (二) 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物流商合作关系建立的博弈模型第102-104页
  (三) 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物流商合作关系维持的博弈模型第104-106页
 三、博弈模型的结论第106-112页
  (一) 合作关系的实现条件第107-110页
  (二) 合作关系可能面临的风险第110-112页
 四、促进湖北农产品物流主体联合与合作的主要途径第112-115页
第六章 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的效应分析第115-131页
 一、农产品物流产业经济效应第115-119页
  (一) 规模经济效应第115-117页
  (二) 范围经济效应第117-118页
  (三) 速度经济效应第118-119页
  (四) 共生经济效应第119页
 二、农产品物流市场结构效应第119-123页
  (一) 农产品物流市场结构的基本内涵第119-120页
  (二) 评价农产品物流市场结构效应的博弈模型构建第120-122页
  (三) 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的市场结构效应评价第122-123页
 三、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第123-129页
  (一) 结构优化对湖北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第123-124页
  (二) 结构优化对湖北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评价模型第124-128页
  (三) 结构系优化对湖北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评价第128-129页
 四、对地区经济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第129-131页
  (一) 对湖北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第129-130页
  (二) 对湖北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第130-131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131-139页
 一、主要研究结论第131-133页
 二、推进湖北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现代化的对策建议第133-139页
  (一)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第133-134页
  (二) 加快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第134-135页
  (三) 整合物流资源,促进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联合与合作第135-136页
  (四) 推行绿色物流,努力提高农产品物流服务质量第136-137页
  (五) 重视人才培养,建立农产品现代物流人才队伍第137页
  (六)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农产品物流市场管理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第146-147页
附录第147-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高贫困地区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策略研究
下一篇:机械振动、按压腧穴对大鼠颈神经根损伤修复的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