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扑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社会背景 | 第10-12页 |
·理论背景 | 第12-17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8-20页 |
第2章 拓扑与人机界面概述 | 第20-32页 |
·人机界面 | 第20-24页 |
·界面的概念 | 第20页 |
·人机界面的界定 | 第20-22页 |
·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拓扑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拓扑学 | 第24页 |
·拓扑关系 | 第24-25页 |
·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拓扑性 | 第25-27页 |
·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特征方式 | 第27-28页 |
·人本界面:以用户为中心设计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家居产品与拓扑关系分析 | 第32-42页 |
·家居产品 | 第32-33页 |
·家居产品的定义 | 第32-33页 |
·家居产品的种类 | 第33页 |
·环境与空间 | 第33-36页 |
·室内环境 | 第33-34页 |
·空间定义 | 第34-35页 |
·空间特点 | 第35-36页 |
·引入拓扑概念 | 第36-38页 |
·人机模型的建立 | 第38-39页 |
·人机模型的分析与对比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拓扑下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 | 第42-72页 |
·包含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 第42-52页 |
·家居产品与隐性空间 | 第42-44页 |
·人机界面内容 | 第44-50页 |
·案例说明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包含于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 第52-57页 |
·家居产品与显性空间 | 第52-53页 |
·人机界面内容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覆盖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 第57-61页 |
·家居产品与半公开空间 | 第57-59页 |
·人机界面内容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覆盖于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 第61-63页 |
·家居产品与显性空间 | 第61-62页 |
·人机界面内容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相交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 第63-66页 |
·家居产品与空间 | 第63-64页 |
·人机界面内容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页 |
·相接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 第66-68页 |
·家居产品与空间 | 第66-67页 |
·人机界面内容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页 |
·相离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 第68-69页 |
·人机界面内容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页 |
·等价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 | 第72-80页 |
·家居产品与家居空间的环境一体化设计 | 第72-75页 |
·一体化设计时代背景 | 第72-74页 |
·家居产品的拓扑关系对一体化设计的影响 | 第74-75页 |
·非物质化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 | 第75-79页 |
·非物质化设计理念 | 第75-76页 |
·非物质化家居产品界面的表现形式 | 第76-77页 |
·拓扑知识体系对非物质化界面的影响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附录 | 第82-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