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综述 | 第11-23页 |
·氮氧化物的排放状况 | 第11-12页 |
·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12-13页 |
·氮氧化物的催化去除技术 | 第13-14页 |
·NOx的直接催化分解 | 第13页 |
·NOx的催化还原 | 第13-14页 |
·SCR催化剂的研究 | 第14-15页 |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4页 |
·碳基催化剂 | 第14-15页 |
·离子交换分子筛催化剂 | 第15页 |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中催化载体的研究 | 第15-19页 |
·催化剂对载体的要求 | 第15-16页 |
·催化剂载体的分类 | 第16-19页 |
·金属载体表面预处理工艺 | 第19-20页 |
·尾气净化催化剂涂层的研究 | 第20-23页 |
·金属载体涂层 | 第20页 |
·金属载体涂层的制备方法 | 第20-23页 |
2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3 蜂窝状金属丝网载体开发 | 第24-29页 |
·蜂窝状金属载体 | 第24页 |
·蜂窝状金属丝网载体 | 第24-25页 |
·瓦楞机的开发 | 第25-26页 |
·蜂窝状金属丝网载体加工设备开发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蜂窝状金属丝网载体涂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29-48页 |
·电沉积法制备涂层的基本原理 | 第29页 |
·涂层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29页 |
·研究路线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涂层制备装置 | 第31-32页 |
·金属丝网载体表面涂层的评价及表征 | 第32-34页 |
·金属丝网载体表面涂层的沉积量 | 第32-33页 |
·涂层牢固度测试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6页 |
·高温处理工艺对铁铬铝金属丝网载体表面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金属载体表面氧化铝涂层沉积条件的选择 | 第36-37页 |
·不同载体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铁铬铝载体含铝量不同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煅烧温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40-43页 |
·煅烧时间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沉积液中添加剂的含量对涂层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沉积液中添加剂的粒径对涂层强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蜂窝状金属丝网载体运用 | 第48-61页 |
·蜂窝状金属丝网催化剂贫燃条件下C_3H_6选择催化还原NO_x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48-4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50页 |
·选择催化还原NO_x活性评价 | 第50-51页 |
·NO_x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催化剂C_3H_6-SCR反应催化性能评价 | 第51-53页 |
·Pd/CeZr/TiO_2/Al_2O_3蜂窝状金属丝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第53-56页 |
·蜂窝状金属丝网催化剂进行NH_3选择催化还原NO_x | 第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56页 |
·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 第56-57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活性组分的不同含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 第58-59页 |
·V:W比值一定,不同负载量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