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钢框架体系拟动力试验及两种实现方法的对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引言第13-14页
   ·钢框架体系的分类和特点第14-17页
     ·纯框架体系第14页
     ·框架—支撑体系第14-17页
   ·支撑的布置方式第17-18页
   ·钢框架体系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9-2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9页
     ·本文内容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拟动力实验方法第21-35页
   ·拟动力试验方法的概述第21-22页
     ·拟动力试验方法的产生背景和概念第21-22页
     ·拟动力试验方法的分类第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4页
   ·试验系统及实施控制方法第24-25页
     ·拟动力试验系统和设备第24-25页
     ·拟动力试验控制方法第25页
   ·拟动力试验原理第25-28页
     ·动力反应分析方程第25-26页
     ·拟动力试验原理第26页
     ·拟动力试验步骤第26-28页
   ·拟动力试验数值积分方法第28-33页
     ·显式积分方法第28-30页
     ·隐式积分方法第30-31页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中的积分方法第31-33页
   ·试验误差第33-34页
     ·误差的来源第33页
     ·控制误差的方法和措施第33-34页
   ·拟动力试验方法展望第34-35页
第三章 钢框架结构体系的拟动力试验第35-42页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第35-36页
   ·试验系统和控制软件第36-37页
     ·试验系统第36-37页
     ·试验监控点的布置第37页
     ·试验控制软件第37页
   ·试验中地震波的选取第37-40页
     ·地震动三个基本要素和选择原则第38-39页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第39-40页
   ·试验实施方案第40-42页
     ·试验参数的确定第40-41页
     ·试验加载方案第41-42页
第四章 钢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震试验结果分析第42-58页
   ·层间刚度第42页
   ·加速度反应第42-48页
     ·反应概况第42-43页
     ·加速度对比第43-48页
   ·位移反应第48-49页
     ·反应概况第48页
     ·位移的对比第48-49页
   ·基底剪力第49-56页
     ·反应概况第49页
     ·基底剪力的对比第49-56页
   ·滞回性能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两种拟动力试验方法的对比分析第58-66页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拟动力试验原理第58-59页
   ·主要试验结果和分析第59-65页
     ·顶层加速度反应第60页
     ·顶层位移响应第60-61页
     ·基底剪力第61页
     ·滞回性能第61-65页
   ·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本文结论第66页
   ·有待改进的问题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招商引资对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用研究
下一篇:远距离量子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