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我国民事抗诉制度概述 | 第12-21页 |
一、民事抗诉制度的内涵及法律属性 | 第12-14页 |
(一) 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法律特征 | 第13-14页 |
二、我国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法律依据及法理基础 | 第14-19页 |
(一) 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是民事抗诉权得以存在的理论根源 | 第14-15页 |
(二)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民事抗诉制度得以存在的宪政基础 | 第15-17页 |
(三) 对司法公正的追求是民事抗诉权存在的立足点 | 第17-18页 |
(四) 民事抗诉权的设置是实现民事诉讼目的的要求 | 第18-19页 |
三、我国现实的司法状况决定了民事抗诉权存在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之比较 | 第21-27页 |
一、世界上其他国家关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角色考察 | 第21-24页 |
(一) 苏俄检察机关的角色 | 第21-22页 |
(二) 法国检察机关的角色 | 第22-23页 |
(三) 英国与美国检察机关的角色 | 第23-24页 |
二、民事检察制度在中国的历史进程 | 第24-25页 |
三、检察机关角色之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民事抗诉制度的缺陷及成因 | 第27-33页 |
一、立法缺失导致民事抗诉权的行使无法可依 | 第27-29页 |
(一) 民事抗诉对象范围界定不清 | 第27-28页 |
(二) 民事抗诉条件具有不确定性 | 第28页 |
(三) 民事抗诉程序缺乏可操作性 | 第28-29页 |
二、司法现状制约民事抗诉权的顺畅施行 | 第29-33页 |
(一) 审判机关现状导致民事抗诉权的行使举步维艰 | 第29-30页 |
(二) 检察机关自身的缺陷制约了民事抗诉效能的发挥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抗诉监督制度的完善途径 | 第33-44页 |
一、细致的法律规定将为民事抗诉监督制度搭建法律平台 | 第33-41页 |
(一) 确立明确的抗诉权行使范围 | 第33-36页 |
(二) 明确抗诉程序中的法律时限 | 第36-37页 |
(三) 确定抗审同级的原则 | 第37-38页 |
(四) 明确检察机关不必参与再审案件的庭审活动 | 第38-39页 |
(五) 明确抗诉事由的具体情形 | 第39-41页 |
二、检、法工作方式的改变将使民事抗诉制度更好施行 | 第41-44页 |
(一) 检察机关自身建设会为民事抗诉制度提供人力资源 | 第41-42页 |
(二) 审判机关传统做法的转变将使民事抗诉职能充分发挥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