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交通肇事逃逸概述第11-17页
 (一)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与特征第11-14页
  1.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第11-12页
  2.交通肇事逃逸的特征第12-14页
 (二) 交通肇事逃逸的类型与危害第14-17页
  1.交通肇事逃逸的类型第14-15页
  2.交通肇事逃逸的危害第15-17页
二、作为量刑情节的交通肇事逃逸第17-24页
 (一)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成立条件第17-18页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涵义第18-24页
  1."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模式第18-19页
  2."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第19-24页
三、作为定罪条件的交通肇事逃逸第24-26页
 (一) 《解释》第2条第2款第6项的规定第24页
 (二) 关于"逃逸"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问题第24-26页
四、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犯罪的问题第26-34页
 (一) 不作为犯罪中作为义务的形式来源与实质要素第26-27页
  1.作为义务的形式来源第26-27页
  2.作为义务的实质要素第27页
 (二) 交通肇事行为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第27-31页
  1."法律上的明文规定"作为义务来源的排除第27-28页
  2."先行行为"作为义务来源的肯定第28-31页
 (三)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受害者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第31-34页
  1.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之有无第31-33页
  2.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中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之判断第33-34页
五、指使逃逸行为的定性问题探析第34-40页
 (一) 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问题第34-36页
 (二) 对指使逃逸"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评析第36-38页
 (三) 建议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研究
下一篇:虚拟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