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世界反法西斯视野下的战争语境小说概述 | 第8-11页 |
二、当前林语堂研究的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三、对林语堂的抗日语境小说的思考 | 第12-14页 |
第1章 以“战争与女性”为主题的创作 | 第14-17页 |
·战争中女性的死亡与苦难 | 第14页 |
·战争中的母性与生育所体现的女性的苦难境地 | 第14-15页 |
·战争中的多种女性类型的描写 | 第15页 |
·中西合璧的文化背景催生林语堂的女性观 | 第15-16页 |
·民族层次的女性苦难描述的缺失 | 第16-17页 |
第2章 战争苦难中的悲喜剧特色 | 第17-19页 |
·战争中有喜有悲的爱情故事 | 第17页 |
·战争与战乱中的喜剧化描写 | 第17-18页 |
·林语堂悲中有喜、从容人生的人生观与文化观 | 第18-19页 |
第3章 战争语境下的小家经历与国家兴亡 | 第19-20页 |
·现实与虚构的结合展现小家的战争命运 | 第19页 |
·战争语境下的“大家”与“小家”统一 | 第19-20页 |
第4章 小说的文化倾斜特点 | 第20-21页 |
·以中国文化为主的叙事 | 第20-21页 |
·战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融合 | 第21页 |
第5章 林语堂和他的抗日语境小说的现实意义 | 第21-25页 |
·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思考 | 第21-23页 |
·用道家与佛家思想来阐释“战争与和平” | 第21-22页 |
·新世纪对“战争与和平”的新思考 | 第22-23页 |
·林语堂的“矛盾中的和谐思想”所体现“战争与和平”这一对矛盾的关系 | 第23页 |
·林语堂的文化视野的借鉴意义 | 第23页 |
·对国家和民族的思考 | 第23-25页 |
·由“家事”体现出的“国事” | 第23-24页 |
·体现国家与民族的叙述 | 第24-2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25-26页 |
注释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个人简历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