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新近纪翅果数值分类和被子植物叶片的古环境重建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及进展 | 第11-16页 |
·被子植物化石鉴定与分类 | 第11-12页 |
·被子植物化石与古气候重建 | 第12-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第16-20页 |
·化石翅果研究 | 第17-18页 |
·化石叶片研究 | 第18页 |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18-20页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0-26页 |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研究区地层及时代 | 第21-24页 |
·研究区古生物特征 | 第24-26页 |
·植物大化石特征 | 第24-25页 |
·硅藻特征 | 第25页 |
·孢粉特征 | 第25-26页 |
3 被子植物翅果化石研究 | 第26-48页 |
·生物群及埋葬情况 | 第26-27页 |
·类黄杞翅果研究 | 第27-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数值分类 | 第28-33页 |
·系统描述 | 第33-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槭属翅果化石研究 | 第38-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槭属翅果化石数值分类 | 第38-41页 |
·系统描述 | 第41-44页 |
·分支系统学分析 | 第44-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被子植物叶片化石的古气候分析 | 第48-73页 |
·化石叶片形态学分类 | 第48-54页 |
·叶缘分析与古温度 | 第54-57页 |
·叶缘分析结果 | 第55页 |
·比较与讨论 | 第55-57页 |
·叶片面积与降雨量 | 第57-60页 |
·面积测量与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9-60页 |
·CLAMP分析 | 第60-71页 |
·CLAMP分析步骤 | 第61-62页 |
·CLAMP叶相特征和气候参量 | 第62-67页 |
·CLAMP程序操作及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与现代气候参数的比较分析 | 第69-71页 |
·比较与讨论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5 化石叶片气孔与碳同位素综合分析 | 第73-81页 |
·研究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研究材料 | 第73-74页 |
·表皮化学处理 | 第74页 |
·气孔测量与碳同位素分析 | 第74页 |
·气孔参数与古大气CO_2浓度 | 第74-77页 |
·碳同位素组成与水分利用效率 | 第77-79页 |
·古环境探讨 | 第79-80页 |
·全球变化与区域气候 | 第79页 |
·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 第79-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图版说明 | 第93-95页 |
图版 | 第95-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博士在学期间(2004-2007)科研成果 | 第119-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