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11页 |
一、民族文化价值论 | 第6-8页 |
二、艺术表现手法论 | 第8-9页 |
三、人物形象论 | 第9-10页 |
四、主题论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主体悲剧意识的生成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生命体验与感悟 | 第13-18页 |
第二节 文化传承 | 第18-24页 |
第二章 作品悲剧叙述的表征 | 第24-39页 |
第一节 铺演浓重的悲剧氛围 | 第24-28页 |
第二节 于“平常”中展现悲剧艺术魅力 | 第28-31页 |
第三节 “美的毁灭”与“丑的撕破” | 第31-34页 |
第四节 语言的悲情化 | 第34-39页 |
第三章 悲剧形象序列透析 | 第39-56页 |
第一节 英雄悲歌 | 第39-46页 |
第二节 知识者的悲剧 | 第46-53页 |
第三节 小人物的悲剧 | 第53-56页 |
第四章 悲剧内涵透视 | 第56-63页 |
第一节 人道主义思想的投射 | 第56-60页 |
第二节 死亡主题的审美效应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