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课题立论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课题立论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技术创新研究 | 第12-15页 |
·技术市场研究 | 第15-18页 |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研究的方法、手段 | 第1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2 基本概念界定和协整理论 | 第21-33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7页 |
·技术创新的界定 | 第21-24页 |
·技术市场的界定 | 第24-27页 |
·协整理论 | 第27-33页 |
·协整理论概述 | 第27-28页 |
·协整检验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 | 第29-30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0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0-31页 |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第31-33页 |
3 山西省技术市场和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33-39页 |
·山西省技术市场的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山西省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34-38页 |
·山西省R&D经费支出情况 | 第34-35页 |
·山西省R&D三大研究类型经费支出情况 | 第35-36页 |
·山西省R&D各执行机构经费支出情况 | 第36-3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8-39页 |
4 山西省技术市场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协整分析 | 第39-57页 |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的收集 | 第39-44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39-40页 |
·数据收集 | 第40-44页 |
·时间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44-46页 |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 第46-48页 |
·技术市场成交额和专利授权量的协整检验 | 第46-47页 |
·技术市场成交额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协整检验 | 第47-48页 |
·基本结论 | 第48页 |
·GRANGE因果关系检验 | 第48-49页 |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 第49-55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50-52页 |
·方差分解分析 | 第52-55页 |
·基本结论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5 促进山西省技术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7-63页 |
·山西省技术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57-59页 |
·技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 第57页 |
·技术商品供给能力不强 | 第57-58页 |
·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功能不完善,服务方向不明确 | 第58页 |
·技术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 第58-59页 |
·促进山西省技术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9-63页 |
·要重视技术市场在技术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第59页 |
·加强政府对技术市场的宏观引导以及相关体制改革,增强技术市 场供给能力 | 第59-60页 |
·发展高水平、公正性的技术市场中介机构 | 第60-61页 |
·加强技术产权的保护 | 第61页 |
·加强政府对技术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 第61-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