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符号说明及缩略词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2页 |
·纤维素酶概述 | 第18-20页 |
·纤维小体的研究进展 | 第20-29页 |
·C.thermocellum纤维小体酶组分组成和结构 | 第21-22页 |
·C.thermocellum纤维小体纤维素酶活性的特点 | 第22页 |
·C.thermocellum外切葡聚糖酶CelS | 第22-23页 |
·C.thermocellum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合成的调节机制 | 第23-26页 |
·人工纤维小体 | 第26-29页 |
·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工业化潜力的研究 | 第29-39页 |
·C.thermocellum产乙醇的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梭菌联合培养 | 第31-33页 |
·利用DNA重组技术来解决选择性难题 | 第33-34页 |
·梭菌发酵产氢的研究 | 第34-39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工作内容 | 第39-42页 |
第二章 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 第42-58页 |
引言 | 第4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46页 |
·样品来源 | 第42-43页 |
·培养基 | 第43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厌氧培养方法 | 第43-44页 |
·菌种的富集和分离纯化 | 第44页 |
·菌种鉴定 | 第44-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5页 |
·厌氧培养方法的建立 | 第46页 |
·菌种的富集 | 第46-47页 |
·菌群的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47-50页 |
·菌种的培养特征与个体形态 | 第50-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菌C.thermocellum JN4和伴生菌T.thermosaccharolyticum GD17的生长及产氢特性 | 第58-78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9-62页 |
·菌株 | 第59页 |
·培养基 | 第59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9页 |
·厌氧培养方法 | 第59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59-60页 |
·最适生长温度的确定 | 第60页 |
·pH的测定 | 第60页 |
·发酵产物的分析 | 第60页 |
·氢气产率(Y_(H2))的计算 | 第60页 |
·蛋白质电泳和活性染色 | 第60-61页 |
·胞外蛋白酶活测定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74页 |
·最适生长温度的确定 | 第63页 |
·菌体生长测定 | 第63-64页 |
·纤维素降解菌C.thermocellum JN4和伴生菌T.thermosaccharolyticum GD17的产氢特性 | 第64-67页 |
·C.thermocellum JN4和T.thermosaccharolyticum GD17以不同浓度纤维素底物为碳源时的生长 | 第67-68页 |
·C.thermocellum JN4和T.thermosaccharolyticum GD17对木聚糖的降解 | 第68-69页 |
·C.thermocellum JN4和T.thermosaccharolyticum GD17对天然纤维素类物质的利用 | 第69-71页 |
·C.thermocellum JN4的胞外蛋白及其纤维素酶活分析 | 第71-74页 |
·讨论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8页 |
第四章 C.thermocellum JN4和伴生菌T.thermosaccharolyticum GD17利用纤维素生长和产氢的动力学研究 | 第78-96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9-81页 |
·菌株 | 第79页 |
·培养基 | 第79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79页 |
·厌氧培养方法 | 第79页 |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79页 |
·碳源利用 | 第79-80页 |
·pH的测定 | 第80页 |
·发酵产物的分析 | 第80页 |
·氢气产率(Y_(H2))的计算 | 第80页 |
·2L厌氧反应器的设计与使用 | 第80-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91页 |
·菌体的生长与碳源的利用 | 第81-82页 |
·pH的变化 | 第82-84页 |
·H_2的产生 | 第84-85页 |
·还原糖、有机酸和乙醇的生成 | 第85-88页 |
·2L反应器的设计与使用 | 第88-91页 |
·讨论 | 第91-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菌C.thermocellum JN4外切葡聚糖酶基因CelS的原核表达和定点突变 | 第96-116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7-103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97页 |
·培养基 | 第97页 |
·试剂、工具酶与仪器 | 第97-98页 |
·C.thermocellum JN4外切葡聚糖酶基因celS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98-100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00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复性 | 第100-102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102页 |
·CelS基因的D255N和Y351F点突变 | 第102-10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3-111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03页 |
·C.thermocellum JN4 celS基因PCR扩增 | 第103页 |
·测序结果和已知序列差异 | 第103-106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06-107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复性 | 第107-108页 |
·rCelS蛋白的酶活性测定 | 第108-110页 |
·celS基因的D255N和Y351F点突变 | 第110-111页 |
·讨论 | 第111-113页 |
小结 | 第113-116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41-142页 |
附件 | 第142-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