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种质超低温保存及其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前人研究进展 | 第11-23页 |
·木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直接器官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 | 第11-12页 |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 | 第12页 |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 | 第12-13页 |
·TDZ 在木薯上的应用 | 第13页 |
·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低温保存 | 第15-16页 |
·超低温保存 | 第16-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组织培养及超低温保存 | 第24页 |
·生理生化测定 | 第24页 |
·遗传稳定性测定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2页 |
·快繁体系的建立 | 第24-25页 |
·利用TDZ 诱导体细胞胚 | 第25页 |
·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 | 第25-30页 |
·正交试验 | 第26页 |
·单因子试验 | 第26-28页 |
·TTC 法测细胞活力 | 第28页 |
·预培养过程中茎尖含水量和含糖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MDA 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SRAP 分子标记检测 | 第30-32页 |
·DNA 提取 | 第30页 |
·DNA 浓度和纯度检测 | 第30页 |
·引物筛选 | 第30-31页 |
·群体检测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2页 |
·TDZ 诱导木薯茎尖体细胞胚发生 | 第32-34页 |
·木薯茎尖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体系建立 | 第34-45页 |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超低温保存体系 | 第34-35页 |
·单因子试验 | 第35-45页 |
·装载对超低温保存结果的影响 | 第35-38页 |
·预培养对超低温保存结果的影响 | 第38-41页 |
·冰冻保护剂对成活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恢复培养基的选择 | 第43-44页 |
·超低温保存木薯茎尖品种间的差异 | 第44-45页 |
·SRAP 分子标记检测遗传变异 | 第45-52页 |
·DNA 提取 | 第45-46页 |
·多态性SRAP 引物筛选 | 第46-48页 |
·遗传稳定性的SRAP 分析 | 第48-52页 |
4 讨论 | 第52-59页 |
·TDZ 诱导体细胞胚 | 第52页 |
·木薯茎尖的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 第52-57页 |
·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57-58页 |
·超低温保存后茎尖再生途径对遗传稳定的影响 | 第57页 |
·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检测问题 | 第57-58页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58-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缩略词表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