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25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基本理论 | 第29-56页 |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9-38页 |
·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 第29页 |
·核心竞争力的性质 | 第29-31页 |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 第31-34页 |
·大学核心竞争力 | 第34-38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38-41页 |
·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 第38页 |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 第38-40页 |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 第40-41页 |
·知识管理理论 | 第41-44页 |
·知识管理的含义 | 第41页 |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41-43页 |
·知识管理的基本功能 | 第43-44页 |
·综合评价理论 | 第44-55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45-49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49-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现状分析 | 第56-72页 |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 第57-59页 |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 第59-62页 |
·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背景分析 | 第62-66页 |
·社会发展需要研究型大学 | 第63-64页 |
·经济发展需要研究型大学 | 第64-66页 |
·大学自身发展需要研究型大学 | 第66页 |
·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66-71页 |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现状 | 第66-68页 |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 | 第68-70页 |
·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系构建 | 第72-103页 |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第72-74页 |
·核心竞争力概念的辨析 | 第72页 |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第72-74页 |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第74-78页 |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 第78-87页 |
·战略资源 | 第78-80页 |
·大学文化 | 第80-81页 |
·办学定位 | 第81-82页 |
·学科专业 | 第82-84页 |
·科学研究 | 第84-85页 |
·师资队伍 | 第85-86页 |
·组织管理 | 第86-87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第87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解析 | 第87-91页 |
·文化力与持久竞争优势 | 第87-88页 |
·学习力与持久竞争优势 | 第88-90页 |
·创新力与持久竞争优势 | 第90-91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结构 | 第91-94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结构解析 | 第94-100页 |
·大学文化力的结构解析 | 第94-95页 |
·大学学习力的结构解析 | 第95-97页 |
·大学创新力的结构解析 | 第97-99页 |
·大学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之间作用机制的解析 | 第99-100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结构的应用 | 第100-102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在其评价中的应用 | 第101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在其培育中的应用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5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 第103-126页 |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 | 第103-107页 |
·大学评价的作用 | 第103-104页 |
·我国大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104-106页 |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特点 | 第106-107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思路 | 第107-109页 |
·评价流程的运行思路 | 第10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108-109页 |
·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109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09-113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109-111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111-113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体系 | 第113-116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流程 | 第114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测度 | 第114-115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第115-116页 |
·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116-124页 |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116-121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121-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6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实证评价 | 第126-143页 |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第126-130页 |
·专家组评分 | 第130-131页 |
·确定评价灰类 | 第131-132页 |
·求得灰色评价系数 | 第132-133页 |
·求得灰色评价向量 | 第133-134页 |
·三级指标综合评价 | 第134-135页 |
·二级指标综合评价 | 第135页 |
·一级指标综合评价 | 第135-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7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第143-165页 |
·大学文化力的培育 | 第143-146页 |
·持续优化校园文化 | 第143-144页 |
·突出大学教育强项 | 第144-145页 |
·重点培育大学精神 | 第145-146页 |
·大学学习力的培育 | 第146-157页 |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理念 | 第147-148页 |
·领导率先垂范成为先锋楷模 | 第148-150页 |
·引导师生愿景建立共同愿景 | 第150-151页 |
·提供支持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 第151-154页 |
·拓宽学习平台促进知识共享 | 第154-155页 |
·全面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机制 | 第155页 |
·尝试开放模式构建组织结构 | 第155-157页 |
·大学创新力的培育 | 第157-164页 |
·先进理念培育创新思维 | 第157页 |
·大学制度保障创新活力 | 第157-159页 |
·知识管理积蓄创新实力 | 第159-162页 |
·学科建设构筑创新高地 | 第162-163页 |
·科研评价引领创新评价 | 第163-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164-165页 |
结论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8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82-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
个人简历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