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光纤制备工艺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光子晶体概述 | 第11-13页 |
| ·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 ·光子晶体的制备 | 第12-13页 |
| ·微结构光纤概述 | 第13-17页 |
| ·微结构光纤的导光原理 | 第13-14页 |
| ·微结构光纤的理论分析 | 第14-15页 |
| ·微结构光纤的特性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 第2章 微结构光纤的制备技术 | 第18-35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微结构光纤的制备方法 | 第18-28页 |
| ·堆积法 | 第18-20页 |
| ·挤压法 | 第20-21页 |
| ·超声波打孔法 | 第21-22页 |
| ·熔合-酸腐蚀法 | 第22-24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24-25页 |
| ·模具铸件法 | 第25-28页 |
| ·微结构光纤的制备总结 | 第28-34页 |
| ·空芯微结构光纤 | 第28-30页 |
| ·高双折射微结构光纤 | 第30-31页 |
| ·高非线性微结构光纤 | 第31-32页 |
| ·大模场面积微结构光纤和高数值孔径微结构光纤 | 第32-33页 |
| ·微结构光纤器件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利用堆积法对微结构光纤制备的研究 | 第35-50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微结构光纤的制备流程 | 第35-36页 |
| ·关于堆积法制备微结构光纤的研究 | 第36-44页 |
| ·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 第37-40页 |
| ·堆积法制作预制棒 | 第40-42页 |
| ·温度、速度和气压控制下微结构光纤的拉制 | 第42-43页 |
| ·几何尺寸的测试及涂覆收丝 | 第43-44页 |
| ·关于特殊纤芯微结构光纤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44-46页 |
| ·掺杂多芯微结构光纤的制备 | 第44-45页 |
| ·小纤芯微结构光纤的制备 | 第45-46页 |
| ·微结构光纤端面图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微结构光纤制备中的问题分析 | 第50-61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控制参数对MSF 的影响 | 第50-56页 |
| ·关于微结构光纤拉制过程中毛细管形变的分析 | 第50-53页 |
| ·表面张力、材料粘度等参数对微结构光纤的影响 | 第53-56页 |
| ·预制棒制作对MSF 结构的影响 | 第56-57页 |
| ·惰性气体施压工艺的理论与实验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5章 微结构光纤理论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分析 | 第61-72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微结构光纤及其预制棒之间理论模型的提出 | 第61-62页 |
| ·微结构光纤模型的设计 | 第62页 |
| ·微结构光纤及其预制棒之间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62-68页 |
| ·拉制参数对微结构光纤制备的影响 | 第63-64页 |
| ·对高温炉中的预制棒进行受力分析 | 第64-68页 |
| ·计算结果及实验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