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框架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国外住房制度研究及启示 | 第12-22页 |
·几种典型住房制度概述 | 第12-19页 |
·美国的住房政策 | 第12-14页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14-15页 |
·墨西哥住房政策 | 第15-17页 |
·法国住房制度 | 第17-19页 |
·国外住房制度的启示 | 第19-22页 |
·美国住房政策之启示 | 第19-20页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之启示 | 第20页 |
·墨西哥住房政策启示 | 第20页 |
·法国住房制度的启示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变迁及存在问题 | 第22-31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变迁历程 | 第22-26页 |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 | 第22页 |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 第22-24页 |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发展 | 第24-25页 |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完善 | 第25-26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 第26-27页 |
·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与属地化管理之间的矛盾 | 第26页 |
·建制的根本目的与政策实际覆盖面之间的矛盾 | 第26-27页 |
·资金来源单一与资金广泛使用之间的矛盾 | 第27页 |
·资金使用效率与资金安全之间的矛盾 | 第27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缺陷分析 | 第27-31页 |
·机构管理体系设置不健全,存在较高交易费用 | 第27-28页 |
·住房公积金法制化建设落后,导致在缴交覆盖面上存在利益失衡 | 第28页 |
·政策定位不明确,造成贷款有“劫贫济富”之嫌 | 第28-29页 |
·游离于金融市场之外,造成存款利息及保值上的差别 | 第29页 |
·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与统一监管措施,使用与监管失衡 | 第29-31页 |
第4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有效性的评价 | 第31-36页 |
·政策评价标准概述 | 第31-32页 |
·效果标准 | 第31页 |
·效率标准 | 第31-32页 |
·效应标准 | 第32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有效性评价 | 第32-36页 |
·效益性分析 | 第32-33页 |
·效率分析 | 第33页 |
·公正性分析 | 第33页 |
·回应性分析 | 第33-34页 |
·充分性分析 | 第34页 |
·适当性分析 | 第34-36页 |
第5章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创新方向及若干建议 | 第36-44页 |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方向 | 第36-37页 |
·强制住房公积金制度与补充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创新 | 第36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对象的创新 | 第36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的创新 | 第36-37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针对住房条件问题的创新 | 第37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价值取向的创新 | 第37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机制的创新 | 第37页 |
·住房公积金支取使用范围的创新 | 第37页 |
·住房公积金功能的创新 | 第37页 |
·若干政策建议 | 第37-44页 |
·法律层面的建议 | 第37-38页 |
·对管理机构模式的建议 | 第38-39页 |
·对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的建议 | 第39-42页 |
·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分散的建议 | 第42页 |
·对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的建议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