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牵引论文--牵引变电所论文

牵引变电站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硬件设计与开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的影响第11-13页
     ·对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第12页
     ·对电力设备的影响第12页
     ·对经济性的影响第12-13页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第13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意义及牵引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第13-14页
     ·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建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4-15页
     ·负荷建模基本方法第15页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第16-17页
第2章 电铁牵引负荷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第17-25页
   ·引言第17页
   ·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特性分析及其运行机理第17-21页
     ·电力机车的发展第17-18页
     ·电力机车负荷结构第18-19页
     ·电力机车产生危害机理分析第19-21页
   ·牵引负荷建模方法研究第21-24页
     ·计算机仿真方法第21-23页
     ·综合负荷建模方法研究第23-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硬件的方案设计第25-33页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功能和特点第25-26页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开发的原则与要求第26页
   ·硬件系统主要器件的选择第26-31页
     ·CPU 的选型第26-29页
     ·A/D 转换器的选择第29页
     ·接口芯片及其他主要器件第29-31页
   ·系统构成第31-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装置硬件电路设计第33-49页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的总体设计思路第33-34页
   ·前置信号的调理第34-36页
     ·采样定理第34-35页
     ·滤波电路设计第35-36页
     ·滤波电路参数设定第36页
   ·A/D 转换器及其时序逻辑控制第36-43页
     ·A/D 转换器的控制时序及工作状态设计第38-41页
     ·多路复用开关控制部分第41-42页
     ·通道数设定部分第42页
     ·数据传输中断申请部分第42-43页
     ·CPLD-control 模块的其他部分第43页
   ·频率测量第43-44页
   ·硬件触发电路第44-46页
   ·系统主要部分的调试及解决办法第46-47页
     ·A/D 转换部分的修改和完善第46-47页
     ·硬件触发电路的调整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装置软件设计方案第49-58页
   ·引言第49-50页
     ·软件功能与原则第49页
     ·软件开发工具第49-50页
   ·软件设计思路第50-55页
     ·DSP 初始化第51页
     ·数据采集子程序第51-53页
     ·数据预处理第53页
     ·与上位机的数据传输第53-55页
   ·负荷特性记录装置工作流程和软件流程图第55页
   ·动态判据的思路第55-56页
   ·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第58页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66页
附录B VHDL 程序代码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构型试验与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系统建模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