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及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 第9-10页 |
一、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 第9-10页 |
二、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 第10页 |
第二节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 第10-12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 | 第12页 |
二、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现代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13页 |
二、国际贸易理论 | 第13-14页 |
三、区位理论 | 第14页 |
四、企业竞争理论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评述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国外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15-17页 |
一、IMD 国家竞争力模型 | 第15页 |
二、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 | 第15-16页 |
三、Douglas Webster 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 第16-17页 |
四、Rejia-Linnamaa 城市竞争力模型 | 第17页 |
第二节 国内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17-21页 |
一、唐礼智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 第18页 |
二、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 第18-20页 |
三、IUD 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差异 | 第21-22页 |
一、研究起步时间不同 | 第21页 |
二、研究侧重点不同 | 第21页 |
三、研究方法不同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吉林省主要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 第22-33页 |
第一节 指标选取 | 第22-24页 |
一、城市系统对资源的吸引力 | 第23-24页 |
二、城市系统处理和转换效率 | 第24页 |
三、城市系统产品服务的输出能力 | 第24页 |
第二节 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第26-31页 |
一、分析方法 | 第26页 |
二、计算公式 | 第26-27页 |
三、实证分析结果 | 第27-31页 |
第四节 吉林省主要城市竞争力评价 | 第31-33页 |
一、城市对稀缺资源的吸引力 | 第31-32页 |
二、城市的处理与转换效率 | 第32页 |
三、城市产品与服务的输出能力 | 第32页 |
四、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吉林省主要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剖析及对策建议 | 第33-35页 |
第一节 吉林省主要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剖析 | 第33页 |
第二节 提高吉林省主要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第33-35页 |
一、充分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 | 第33页 |
二、充分利用全球、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大转移的良好契机 | 第33-34页 |
三、充分把握东北亚地区合作深化的机遇 | 第34页 |
四、加强省内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