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论 | 第8-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9-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反垄断法的基本特征与法院功能的发挥 | 第12-21页 |
·反垄断法的基本特征 | 第12-15页 |
·反垄断法基本特征概述 | 第12-13页 |
·反垄断法模糊性的界定及其主要表现 | 第13-14页 |
·反垄断法专业性的界定及主要表现 | 第14-15页 |
·反垄断法的模糊性与法院功能的发挥 | 第15-18页 |
·反垄断法模糊性对法院功能发挥的影响 | 第15-16页 |
·法院对反垄断法模糊性之克服 | 第16-18页 |
·反垄断法的专业性与法院功能的发挥 | 第18-21页 |
·反垄断法专业性与法官知识的一般性之间的矛盾 | 第18-19页 |
·各国为应对反垄断法的专业性在法院设置上的特殊方案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体系模式划分与法院地位界定 | 第21-30页 |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体系的构成及模式划分 | 第21-24页 |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体系的构成 | 第21页 |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体系的基本模式 | 第21-24页 |
·不同模式下法院地位界定之差异 | 第24-30页 |
·行政中心主义执行机构体系中法院地位的界定 | 第24-25页 |
·司法中心主义执行机构体系中法院地位的界定 | 第25-26页 |
·折中主义执行机构体系中法院地位的界定 | 第26-28页 |
·三大模式下法院地位之比较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法院与反垄断法主管机关的关系 | 第30-36页 |
·法院与反垄断法主管机关关系的一般分析 | 第30-31页 |
·法院与反垄断法主管机关在执行反垄断法中的功能差异 | 第30页 |
·法院与反垄断法主管机关在执行反垄断法中的协调与配合 | 第30-31页 |
·反垄断法主管机关向法院功能的扩展:准司法权的出现 | 第31-36页 |
·准司法权的内涵与特征 | 第31-32页 |
·准司法权在反垄断法中存在的理由 | 第32-34页 |
·反垄断法实施中司法权与准司法权的关系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法院在未来反垄断法实施中的地位 | 第36-44页 |
·反垄断法执行机构模式之选择:行政中心主义 | 第36-38页 |
·我国反垄断法执行机构体系模式应奉行行政中心主义 | 第36-38页 |
·基本理由 | 第38页 |
·我国反垄断法对准司法权的应有态度 | 第38-40页 |
·我国反垄断法应适度引入准司法权的理念和制度 | 第38-39页 |
·基本理由 | 第39-40页 |
·反垄断法专门法庭的设立 | 第40-44页 |
·设立反垄断法专门法庭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设立反垄断法专门法庭的具体构想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1、著作 | 第45-47页 |
2、论文类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