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1.理论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 ·乡村精英流动研究的不同分析范式 | 第9-11页 |
| ·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分析范式 | 第9页 |
| ·当代精英流动分析范式 | 第9-10页 |
| ·网络分析范式 | 第10页 |
| ·社会资本分析范式 | 第10-11页 |
|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 ·国内外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 第11-13页 |
| ·国外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国内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 第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 2. 本文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第13-19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 ·本研究中涉及的社会资本的构成因素 | 第15-17页 |
| ·社会网络 | 第15-16页 |
| ·信任 | 第16页 |
| ·制度与规范 | 第16-17页 |
| ·社会归属与社会价值观 | 第17页 |
| ·文化 | 第17页 |
| ·基本研究假设 | 第17-18页 |
| ·研究的方式、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的方式、方法 | 第18页 |
| ·研究过程 | 第18-19页 |
| 3.对村民自治中乡村精英流动现象的分析: 研究假设的论证 | 第19-34页 |
| ·样本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 ·JS村乡村精英流动的状况及特征 | 第20-29页 |
| ·乡村精英在不同层面间的流动 | 第21-24页 |
| ·乡村精英的空间、区域性流动 | 第24-29页 |
| ·对JS村乡村精英流动现象的社会资本分析 | 第29-34页 |
| ·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社会网络、交往和信任 | 第29-31页 |
| ·中观层面:制度性社会资本短缺与社会资本非均衡性 | 第31-33页 |
| ·宏观层面:村治文化重塑 | 第33-34页 |
| 4.结论与讨论 | 第34-40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讨论 | 第35-40页 |
| ·问题解决途径的探讨 | 第35-38页 |
| ·从乡村精英治理走向村民自治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注释 | 第42-44页 |
| 附录一 | 第44-45页 |
| 附录二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个人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