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评价模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9-15页
   ·选题依据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1页
     ·实践意义第11-12页
   ·框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5页
     ·框架思路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第15-31页
   ·理论基础第15-24页
     ·人力资源配置理论第15-16页
     ·岗位与岗位管理理论第16-19页
     ·胜任能力(素质)理论第19-22页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第22-24页
   ·研究现状第24-29页
     ·国外公务员素质模型研究现状第24-26页
     ·我国公务员素质模型研究现状第26-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二章 乡(镇)公务员岗位胜任素质评价模型概述第31-46页
   ·概念界定第31-40页
     ·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第31-32页
     ·素质与岗位胜任素质第32-36页
     ·乡(镇)公务员素质第36-40页
   ·乡(镇)公务员岗位胜任素质评价要素分析第40-44页
     ·评价主体第40-41页
     ·评价客体第41-42页
     ·评价原则第42-43页
     ·评价方法第43-44页
   ·乡(镇)公务员岗位胜任素质评价现状第44-45页
     ·乡(镇)公务员岗位胜任素质评价的基本情况第44-45页
     ·乡(镇)公务员岗位胜任素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乡(镇)公务员岗位胜任素质评价模型建立第46-63页
   ·评价主体的确定第47-49页
     ·乡(镇)公务员管理的特征及管理主体的职能分析第47-48页
     ·评价主体的资格要求第48-49页
     ·评价主体的类型及职责第49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9-55页
     ·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及步骤第49-51页
     ·指标体系的确定第51-53页
     ·评价指标的赋值第53-55页
   ·评价模型的基本框架第55-57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5-56页
     ·评语集构建第56-57页
     ·模糊评价矩阵及其计算第57页
   ·对素质评价体系的评估与确认第57-62页
     ·对评价信度的评估与确认第58-59页
     ·对评价效度的评估与确认第59页
     ·对评价质量的评估与确认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乡(镇)公务员岗位胜任素质评价模型的应用第63-71页
   ·应用原则与控制第63-66页
     ·应用原则第63-64页
     ·应用过程中的控制第64-66页
   ·应用结果反馈及改进第66-68页
     ·结果反馈的作用和意义第66-67页
     ·结果反馈的方式及注意事项第67-68页
   ·评价模型在乡镇公务员管理各环节中的应用第68-70页
     ·评价模型与招聘第69页
     ·评价模型与干部选拔第69页
     ·评价模型与培训第69-70页
     ·评价模型与绩效改进第70页
     ·评价模型与职业生涯管理第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实证研究第71-80页
   ·准备阶段第71-72页
     ·评价主体的确定第71-72页
     ·评价方法的确定第72页
   ·素质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设计第72-75页
     ·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72-73页
     ·确定评语集第73页
     ·素质评价指标权重设计第73-75页
   ·对该镇镇长的岗位胜任素质进行评价第75-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束语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一 工作分析访谈提纲第87-88页
附录二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第88-89页
附录三 岗位胜任素质访谈提纲第89-90页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生长激素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涂料企业ERP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