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纳米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情况 | 第10页 |
·纳米发光材料及其基本性质 | 第10-12页 |
·基本概念及分类 | 第11页 |
·纳米发光材料微粒的基本性质 | 第11-12页 |
·纳米发光材料新的发光特性 | 第12-14页 |
·同成分的常规材料所不具有的新的发光现象 | 第13页 |
·光谱峰的红移或蓝移 | 第13页 |
·猝灭浓度的升高 | 第13-14页 |
·发光效率的提高和发光寿命的变化 | 第14页 |
·红外吸收带宽化 | 第14页 |
·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14-18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4-15页 |
·沉淀法 | 第15-16页 |
·水热法 | 第16页 |
·微乳液法 | 第16-17页 |
·燃烧法 | 第17页 |
·喷雾热解法 | 第17页 |
·其它方法 | 第17-18页 |
·纳米发光材料研究热点 | 第18-19页 |
·稀土掺杂TiO_2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上转换发光的基本理论 | 第21-29页 |
·稀土离子的敏化机制 | 第21页 |
·稀土离子的能量传递机理 | 第21-23页 |
·上转换发光机理 | 第23-27页 |
·影响上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 | 第27-29页 |
第3章 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实验室制备 | 第29-38页 |
·TiCl_4水解—沉淀法制备稀土掺杂纳米TiO_2上转换发光粉 | 第29-32页 |
·TiCl_4水解机理分析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固相法制备TiO_2:Yb~(3+),Er~(3+)上转换发光粉 | 第32-35页 |
·固相法制备发光材料的原理 | 第32-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水热法制备TiO_2:Yb~(3+),Er~(3+)上转换发光粉 | 第35-38页 |
·水热法制备发光材料的原理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第4章 Yb~(3+),Er~(3+)共掺TiO_2粉体的表征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第38-48页 |
·TiCl_4水解—沉淀法制备TiO_2:Yb~(3+),Er~(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第38-44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8-39页 |
·上转换发光(UPL)性质及发光机制分析 | 第39-44页 |
·水解-沉淀法、水热法、固相法制备TiO_2:Yb~(3+),Er~(3+)相结构及上转换发光性能比较 | 第44-47页 |
·相结构比较 | 第44-45页 |
·上转换发光性质比较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Li~+掺杂TiO2:Yb~(3+),Ho~(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第48-59页 |
·Li~+掺杂TiO_2:Yb~(3+),Ho~(3+)的表征及上转换发光性质 | 第48-54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8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第48-49页 |
·上转换发光性质 | 第49-54页 |
·Li~+离子对TiO_2:Yb~(3+),Ho~(3+)纳米晶结构、形貌及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 第54-58页 |
·Li~+离子对TiO_2:Yb~(3+),Ho~(3+)纳米晶相结构的影响 | 第54-55页 |
·Li~+离子对TiO_2:Yb~(3+),Ho~(3+)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 第55-56页 |
·Li~+离子对TiO_2:Yb~(3+),Ho~(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