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导论 | 第11-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文献回顾 | 第11-15页 |
·国内关于税收遵从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11-12页 |
·国内学者关于税收遵从成本理论的观点 | 第12-13页 |
·国际学界关于税收遵从的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5页 |
·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税收遵从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税收遵从的涵义及类型 | 第17-20页 |
·税收遵从概念的内涵 | 第17页 |
·税收遵从概念的外延(遵从的分类) | 第17-18页 |
·税收不遵从概念的外延(不遵从的分类) | 第18-20页 |
·税收遵从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介绍 | 第20-25页 |
·公共产品供给与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1页 |
·预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与A-S 模型 | 第21-22页 |
·社会心理学与经济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行为经济学与前景理论 | 第23-24页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第24-25页 |
·税收遵从研究的前提假设 | 第25-27页 |
3 纳税人税收遵从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6页 |
·税收不遵从行为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税收征管对纳税人的遵从决策的影响: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A-S 模型) | 第27页 |
·税收征纳行为与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的关系(博弈论与税收征纳决策) | 第27-29页 |
·税收征管工作的另一个视角:征纳双方的串谋行为对遵从决策的影响 | 第29-30页 |
·纳税人心理层面的分析: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在税收遵从决策研究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税收遵从成本与税收遵从度的关系 | 第31-32页 |
·税制特点与纳税遵从度的关系 | 第32-33页 |
·自然人纳税人的个体特点 | 第33-34页 |
·年龄 | 第33页 |
·性别 | 第33页 |
·文化程度 | 第33页 |
·职业 | 第33-34页 |
·价值取向 | 第34页 |
·社会文化氛围与法制环境影响税收遵从度 | 第34-36页 |
·税收文化 | 第34页 |
·与税收相关的法制环境 | 第34-36页 |
4 我国税收遵从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第36-43页 |
·现阶段我国纳税人的税收遵从现状 | 第36-40页 |
·概况 | 第36页 |
·我国纳税人税收不遵从的主要手段 | 第36-38页 |
·我国纳税人的遵从成本被普遍误解与低估 | 第38-40页 |
·造成我国税收遵从现状的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纳税人行为特点 | 第40-41页 |
·社会与经济环境 | 第41-42页 |
·税收征管状况 | 第42-43页 |
5 降低我国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政策建议 | 第43-51页 |
·设计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纳税遵从度的提高 | 第43-45页 |
·切实保障纳税人权利 | 第43页 |
·优化和完善税收征管服务,降低纳税人的遵从成本 | 第43-44页 |
·完善各项制度,激励纳税人提高税收遵从度 | 第44-45页 |
·初步探索税收赦免等政策的使用 | 第45页 |
·改革和完善税收立法,执法机制,完善税制 | 第45-48页 |
·改革和完善税收立法 | 第45-46页 |
·合理把握税收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手段和效力 | 第46-48页 |
·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尽量减少税收流失 | 第48-49页 |
·提高税务机关的稽查水平 | 第48页 |
·完善和优化税收处罚制度,适当调整处罚力度 | 第48-49页 |
·提高税收遵从度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 第49-51页 |
·改革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 第49页 |
·规范和完善公共财政收支体系 | 第49-50页 |
·提高政府的财政运行透明度 | 第50页 |
·优化社会税收环境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