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前言 | 第16-30页 |
1.背景 | 第16-17页 |
2.紫杉醇简介 | 第17-18页 |
3.当前紫杉醇给药系统的进展 | 第18-21页 |
4.脂质体的发展 | 第21-24页 |
5.赫赛汀 | 第24-25页 |
6.课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7.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第一章 紫杉醇普通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0-51页 |
1.仪器与试药 | 第30-31页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1-46页 |
·紫杉醇脂质体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1-34页 |
·紫杉醇脂质体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紫杉醇脂质体处方的优化 | 第35-42页 |
·蔗糖在脂质体冷冻干燥过程的作用 | 第42-43页 |
·紫杉醇脂质体处方的细胞毒性 | 第43-46页 |
3.讨论 | 第46-48页 |
4.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二章 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 第51-65页 |
1.仪器与试药 | 第51-52页 |
2.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乳腺癌细胞的培养 | 第52页 |
·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 | 第52页 |
·脂质体的物理特性 | 第52-53页 |
·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特性 | 第53-55页 |
·体外细胞毒性 | 第55页 |
3.试验结果和讨论 | 第55-61页 |
·处方发展 | 第55-56页 |
·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 第56-60页 |
·体外释放研究 | 第60页 |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第60-61页 |
4.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三章 紫杉醇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 第65-105页 |
1.仪器与试药 | 第66-67页 |
2.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67-81页 |
·乳腺癌细胞的培养 | 第67页 |
·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 | 第67页 |
·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制备 | 第67-74页 |
·SDS-PAGE | 第74-77页 |
·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特色 | 第77页 |
·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体外释放 | 第77页 |
·游离抗体及脂质体连接的抗体的免疫活性 | 第77-78页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 第78-79页 |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第79-81页 |
·紫杉醇脂质体的细胞摄取研究 | 第81页 |
3.结果 | 第81-99页 |
·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制备 | 第81-87页 |
·长循环免疫脂质体的特色 | 第87-88页 |
·紫杉醇的体外释放 | 第88-89页 |
·Herceptin及其连接物的活性 | 第89-90页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 第90-93页 |
·体外细胞毒性 | 第93-96页 |
·包封在脂质体中的紫杉醇的细胞摄取 | 第96-99页 |
4.讨论 | 第99-102页 |
5.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第四章 紫杉醇和紫杉醇脂质体的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的比较 | 第105-127页 |
1.仪器、试药与动物 | 第105-106页 |
2.实验方法 | 第106-110页 |
·给药方法 | 第106-108页 |
·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 | 第106页 |
·紫杉醇在载有人的乳腺癌的裸鼠身上的分布动力学 | 第106-108页 |
·生物样品分析 | 第108-110页 |
·色谱条件 | 第108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和测定 | 第108页 |
·组织样品的处理和测定 | 第108页 |
·参数确证 | 第108-110页 |
·数据处理 | 第110页 |
3.试验结果 | 第110-122页 |
·分析方法确证 | 第110-113页 |
·药物动力学研究数据 | 第113-117页 |
·血药浓度数据 | 第113-115页 |
·四种制剂之间药动学参数的比较 | 第115页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第115-117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 | 第117页 |
·组织分布研究 | 第117-122页 |
·在MDA-MB-231裸鼠模型上的组织分布研究 | 第118-120页 |
·在BT-474裸鼠模型上的组织分布研究 | 第120-122页 |
4.讨论 | 第122-123页 |
5.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
第五章 紫杉醇脂质体的初步药效学考察 | 第127-139页 |
1.仪器与试药及实验动物 | 第127-128页 |
2.实验方法 | 第128-130页 |
·细胞系 | 第128页 |
·动物 | 第128页 |
·肿瘤 | 第128-129页 |
·监控 | 第129页 |
·治疗 | 第129页 |
·统计分析 | 第129-130页 |
3.试验结果 | 第130-135页 |
·肿瘤体积变化曲线 | 第130-131页 |
·裸鼠体重变化曲线 | 第131-132页 |
·肿瘤的百分比 | 第132-134页 |
·肿瘤的增长抑制(%T/C) | 第134-135页 |
4.讨论 | 第135-136页 |
5.本章小结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39页 |
全文结论 | 第139-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