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从胶南教师队伍建设看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研究背景第10-11页
   (1) 时代大背景第10页
   (2) 胶南小背景第10-11页
  2、选题意义第11-13页
   (1) 理论意义第12页
   (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1、文献资料分析法第13页
  2、调查访谈法第13页
  3、问卷调查法第13页
  4、行动研究法第13页
  5、观察法第13页
  6、资料汇总分析法第13-14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综述分析第14-23页
 一、概念界定第14-16页
  1、县域与胶南教师队伍第14页
   (1) 县域第14页
   (2) 胶南教师队伍第14页
  2、专业与教师专业第14-15页
   (1) 专业的概念第14页
   (2) 专业和职业的差异第14页
   (3) 教师专业第14-15页
  3、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第15-16页
   (1) 专业化第15页
   (2) 教师专业化第15页
   (3) 教师专业化标准第15-16页
 二、综述分析第16-23页
  1、教师专业地位的研究第16页
  2、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第16-18页
  3、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方式的研究第18-21页
  4、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中的不足第21页
  5、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1-23页
第三章 胶南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第23-37页
 一、胶南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第23-33页
  1、基本情况(2007 年)第23-24页
  2、教师专业素质状况第24-31页
  3、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第31页
  4、教师队伍政策环境建设情况第31-33页
 二、胶南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3-37页
  1、学历层次提高成效显著,但是岗位专业能力亟待提高第33-34页
   ①课堂组织教学能力与新课改要求不很适应第33-34页
   ②从教师队伍整体看,教师的实际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第34页
   ③班主任队伍结构欠合理,组织管理能力需要提高第34页
  2、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态度发展总体上不够理想第34-36页
   ①从教师自身而言,缺乏专业发展动力第35页
   ②从外部条件来看,塑造教师专业精神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文化层次不高第35-36页
  3、对中小学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较多,但培训质量和培训层次有待提高第36页
  4、城乡教师资源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但统筹城乡教师资源的管理体制仍任重道远第36-37页
第四章 对策思考第37-58页
 一、基于教师教育,重点抓好五个层面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第37-43页
  1、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第37页
  2、积极鼓励支持教师立足岗位进修学习第37-39页
  3、不断强化教学基本功和信息技术培训第39-40页
  4、切实抓好新课改培训第40-41页
  5、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41-43页
 二、立足于校本建设,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六个平台第43-49页
  1、搭建自我实现平台,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第43-44页
  2、搭建学习提高平台,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第44-45页
  3、搭建改进反思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第45-47页
  4、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第47-48页
  5、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第48-49页
  6、搭建活动展示平台,提升专业发展层次第49页
 三、着眼于宏观管理,建立和完善七个长效机制第49-58页
  1、建立完善的师德教育管理体系,坚持教师发展正确方向第49-50页
  2、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拓宽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第50-52页
  3、建构完善名师培养机制,打造名师群体优势第52页
  4、提升研究指导水平,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第52-53页
  5、建立校本培训制度,激发教师发展热情第53-54页
  6、构建科学的教师考评机制,激发教师发展活力第54-56页
  7、建立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教师培训格局,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合力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注释第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件1: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访谈提纲第61-62页
附件2:胶南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问卷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脱硫副产物改良强碱化土壤持续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原位荷瘤及转移瘤荷瘤鼠模型的建立及基因芯片差异表达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