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对Leifsonia xyli subsp.cynodontis pLXC100质粒主动分配机制ParB蛋白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8页
一、引言第8-18页
   ·质粒的主动分配机制简介第8-14页
     ·质粒主动分配机制基因元件组织方式第9-10页
     ·质粒主动分配机制的分类第10-12页
     ·质粒主动分配机制的调控与具体作用方式第12-13页
     ·质粒分配主动分配模型第13-14页
   ·Leifsonia xyli subsp.cynodotis天然质粒pLXC100的研究第14-16页
     ·pLXC100复制子的初步鉴定第14页
     ·pLXC100复制子的组成第14-16页
     ·pLXC100主动分配机制的初步推测:属于Ib型第16页
   ·pLXC100 ParB的初步研究第16-17页
   ·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18-40页
   ·实验材料第18-21页
     ·酶和药品第18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18页
     ·菌株和质粒第18-20页
     ·引物第20-21页
   ·DNA序列分析和蛋白序列比对及二级结构预测第21页
   ·研究方法第21-40页
     ·含parB基因和其突变体基因克隆的构建第21-27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与转化第27-28页
     ·质粒的提取第28-29页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第29页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29-30页
     ·蛋白的表达纯化第30-31页
     ·考马斯亮蓝进行SDS—PAGE染色第31页
     ·SDS—PAGE胶蛋白的银染第31-32页
     ·90bpDNA的合成与电转回收第32-33页
     ·90bpDNA片段标记第33-34页
     ·凝胶阻滞实验第34-35页
     ·Dnase I footprinting实验第35-36页
     ·测序胶ladder制作第36-37页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第37-39页
     ·EGS化学交联第39页
     ·高压液相色谱(HPLC)第39-40页
     ·圆二色光谱仪检测蛋白的二级结构第40页
三、结果第40-51页
   ·ParB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具有RHH(ribbon-helix-helix)结构第40-41页
   ·表达和纯化得到完整独立的ParB蛋白第41-42页
   ·ParB可以特异性地结合ParA基因上游的正向重复序列第42-43页
   ·得到ParB与90bp parS的结合的动力学参数第43-44页
   ·ParB在体外具有单体和二聚体两种存在形式第44-45页
   ·表达和纯化得到ParB蛋白N端和C端缺失突变体蛋白第45-47页
   ·ParB N端和C端缺失仍然具有DNA结合活性第47页
   ·表达和纯化得到ParB蛋白β-strand段三个突变体蛋白第47-49页
   ·ParB蛋白β-strand段第70位的赖氨酸具有重要作用第49-51页
四、讨论第51-56页
   ·研究方法的讨论第51-53页
     ·用IMPACT-TWIN系统(New England Biolabs)表达和纯化蛋白第51-52页
     ·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技术的应用第52-53页
   ·实验结果的讨论第53-56页
     ·ParB蛋白的DNA结合活性第53-54页
     ·ParB蛋白在体外的两种存在形式第54页
     ·N端缺失和C端缺失对ParB蛋白性质的影响第54-55页
     ·氨基酸K70在ParB蛋白DNA结合活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第55-56页
五、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聊斋志异》婚姻问题研究
下一篇: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测距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