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溴化锂降膜吸收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实验研究 | 第13-15页 |
·数值分析方法 | 第15-21页 |
第3章 溴化锂溶液水平管降膜吸收数学模型建立 | 第21-53页 |
·降膜吸收流动形态分析 | 第21-23页 |
·液滴模型和不完全湿润 | 第23-25页 |
·降膜流动区 | 第25-38页 |
·液滴形成区 | 第38-40页 |
·液滴自由下落区 | 第40-46页 |
·滴状吸收物理模型 | 第40页 |
·滴状吸收数学模型 | 第40-45页 |
·考虑滴状内部对流作用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45-46页 |
·管间柱状布液吸收数学模型 | 第46-49页 |
·柱状布液吸收物理模型 | 第46-47页 |
·柱状布液吸收数学模型 | 第47-49页 |
·柱状布液吸收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49页 |
·液膜和液滴内部溶液温度和浓度分布 | 第49-53页 |
·管表面液膜内部溶液温度和浓度分布 | 第49-50页 |
·液滴内部溶液温度和浓度分布 | 第50-53页 |
第4章 吸收器整体管束分析求解 | 第53-60页 |
·整体管束数学模型建立 | 第53-57页 |
·吸收器总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计算 | 第57-60页 |
第5章 吸收器降膜流动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60-91页 |
·数值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 | 第60-62页 |
·水平传热管局部热质传递现象及分析 | 第62-75页 |
·吸收器整体管束传热传质规律及分析 | 第75-89页 |
·吸收器在高温入口参数和低温入口参数下的比较 | 第89-91页 |
第6章 溴化锂溶液物性和吸收器结构对传热传质规律的影响 | 第91-101页 |
·溴化锂溶液物性变化的影响 | 第91-96页 |
·吸收器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96-101页 |
·管间距S 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第96-98页 |
·管径D 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 第98-101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1-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