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3页 |
·社会性昆虫概述 | 第13-16页 |
·拟黑多刺蚁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意大利蜜蜂概述 | 第16页 |
·拟黑多刺蚁脑部结构 | 第16-18页 |
·雌激素相关受体研究概述 | 第18-25页 |
·核受体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雌激素相关受体研究概况 | 第19-25页 |
·蛋白质结构预测 | 第25-28页 |
·二级结构预测 | 第26页 |
·三级结构预测 | 第26-28页 |
·实时定量 PCR | 第28-33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义 | 第28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 第28-29页 |
·荧光化学 | 第29-30页 |
·定量方法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拟黑多刺蚁和意大利蜜蜂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克隆 | 第33-70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48页 |
·总 RNA提取 | 第35-37页 |
·cDNA的制备 | 第37-38页 |
·引物设计 | 第38页 |
·拟黑多刺蚁pvERR基因全长序列扩增 | 第38-44页 |
·意大利蜜蜂amERR基因全长序列扩增 | 第44-45页 |
·拟黑多刺蚁pvERR基因DNA序列的扩增 | 第45-47页 |
·序列拼接 | 第47页 |
·序列比较与系统进化分析 | 第47-48页 |
·蛋白质序列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68页 |
·总 RNA提取 | 第48-49页 |
·总cDNA获得 | 第49页 |
·拟黑多刺蚁pvERR基因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49-52页 |
·意大利蜜蜂amERR基因全长序列的扩增 | 第52-53页 |
·pvERR和amERR基因鉴定 | 第53-57页 |
·拟黑多刺蚁pvERR基因DNA序列的扩增 | 第57页 |
·pvERR与amERR基因结构分析 | 第57-59页 |
·蛋白质分析 | 第59-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三章 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pvERR和amERR的相对实时定量表达 | 第70-8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0-74页 |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4页 |
·结果 | 第74-81页 |
·拟黑多刺蚁幼虫龄期的划分 | 第74页 |
·意大利蜜蜂发育阶段划分 | 第74页 |
·cDNA制备 | 第74页 |
·实时定量 PCR标准曲线 | 第74-75页 |
·拟黑多刺蚁各个发育阶段中pvERR的相对定量表达 | 第75-77页 |
·意大利蜜蜂各个发育阶段中amERR的相对定量表达 | 第77-8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81-84页 |
·pvERR在拟黑多刺蚁发育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品级中的表达 | 第82-83页 |
·amERR在意大利蜜蜂发育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品级中的表达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四章 拟黑多刺蚁pvERR基因在脑以及性腺中的表达研究 | 第85-9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6-87页 |
·研究材料 | 第86页 |
·主要试剂 | 第86页 |
·实验方法:原位杂交 | 第86-87页 |
·结果 | 第87-89页 |
·pvERR基因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中的表达 | 第87-88页 |
·pvERR基因在拟黑多刺蚁卵巢和精巢中的表达 | 第88页 |
·图像分析及统计结果 | 第88-89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89-93页 |
·pvERR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中的表达 | 第89-92页 |
·pvERR在拟黑多刺蚁性腺中的表达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总结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2页 |
附录 | 第112-120页 |
图版说明 | 第112-115页 |
图版 | 第115-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