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原理在入侵容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 第9-11页 |
| ·入侵容忍技术 | 第11-15页 |
| ·入侵容忍的引入 | 第11页 |
| ·入侵容忍的概念和特点 | 第11-12页 |
| ·入侵容忍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 ·入侵容忍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生物免疫系统概述 | 第16-21页 |
| ·生物免疫系统简介 | 第16页 |
| ·生物免疫系统的多层次防御结构 | 第16-17页 |
| ·适应性免疫层 | 第17-19页 |
| ·特异识别过程 | 第17-18页 |
| ·免疫耐受过程 | 第18页 |
| ·克隆和变异过程 | 第18页 |
| ·免疫记忆过程 | 第18页 |
| ·适应性免疫层性质 | 第18-19页 |
| ·免疫系统与入侵容忍系统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ITS的体系结构设计 | 第21-36页 |
|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思路 | 第21页 |
| ·体系结构的总体设计 | 第21-24页 |
| ·概念模型设计 | 第21-23页 |
| ·系统模型设计 | 第23-24页 |
| ·体系结构的详细设计 | 第24-34页 |
| ·传统的安全防护层 | 第24-28页 |
| ·代理服务器层 | 第28-29页 |
| ·Web应用服务器层 | 第29-32页 |
| ·中央控制层 | 第32-34页 |
| ·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免疫原理构造的ITS触发器模型研究 | 第36-47页 |
| ·入侵容忍触发器分析 | 第36页 |
| ·IIBT的理论模型 | 第36-37页 |
| ·IIBT的系统模型 | 第37-40页 |
| ·IIBT的形式化定义 | 第37-39页 |
| ·IIBT的设计实现 | 第39-40页 |
| ·IIBT的核心问题描述 | 第40-43页 |
| ·V_s的动态更新 | 第40-41页 |
| ·E_R的动态更新与E_T的生成 | 第41页 |
| ·E_T的更新与E_M的生成 | 第41-43页 |
| ·E_M的更新 | 第43页 |
| ·IIBT中容侵警报的处理 | 第43-44页 |
| ·实验测试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免疫原理在ITS系统可生存性中的应用研究 | 第47-5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47-48页 |
| ·ITS解决问题的途径 | 第48-49页 |
| ·免疫原理的引入及应用 | 第49-53页 |
| ·免疫迁移体的构造及定义 | 第50-51页 |
| ·免疫迁移体中Sp的生成 | 第51-52页 |
| ·免疫迁移体中Dp的生成 | 第52-53页 |
| ·免疫迁移体的工作流程 | 第53-54页 |
| ·免疫迁移体中相关参数分析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介及硕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