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引言 | 第9页 |
第一部分: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9-15页 |
一、物理实验与教学中的物理实验 | 第9-11页 |
(一) 物理实验 | 第9-10页 |
(二) 教学中的物理实验 | 第10页 |
(三) 物理实验与教学实验的比较 | 第10-11页 |
二、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 第11-12页 |
(一)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 | 第11页 |
(二)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 第11-12页 |
(三)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 | 第12页 |
(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 第12页 |
三、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第12-15页 |
(一) 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第13页 |
(二) 实验能提供感性认识,奠定学生思维的基础 | 第13-14页 |
(三) 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 第14页 |
(四) 实验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中教法实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 第15-29页 |
一、新课程理念对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 | 第15-20页 |
(一) 提高科学素养 | 第16-18页 |
(二) 强调科学探究 | 第18-20页 |
(三) 重视物理学与技术、社会的融合 | 第20页 |
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0-25页 |
(一) 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 第21-22页 |
(二) 关于DIS 实验的情况 | 第22-23页 |
(三) 对课堂实验教学方式的选择 | 第23-24页 |
(四) 教师的实验素养需进一步加强 | 第24-25页 |
三、中教法实验教学的现状 | 第25-29页 |
(一) 教学理念的落后 | 第26页 |
(二) 教学内容不合适 | 第26-27页 |
(三) 师资力量不足 | 第27-28页 |
(四) 实验教学经费不足,教学课时不够 | 第28页 |
(五) 考试评价制度不适宜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中教法实验教学的改革 | 第29-42页 |
一、中教法实验教学的要求 | 第29-30页 |
二、中教法实验教学的内容 | 第30-39页 |
(一) 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二) 教具的制作和改进 | 第32页 |
(三) 趣味实验研究 | 第32-33页 |
(四)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 第33-34页 |
(五) 演示实验的教学 | 第34-35页 |
(六) 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 | 第35-36页 |
(七) 课外实验的教学 | 第36-37页 |
(八) 探究性实验的组织 | 第37-38页 |
(九) 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 第38-39页 |
三、加强学生实验教学技能训练 | 第39-40页 |
(一) 在操作技能的训练中强化课堂情境 | 第39-40页 |
(二) 微格教学 | 第40页 |
四、中教法实验教学的师资及课时安排 | 第40-41页 |
五、中教法实验教学的评价制度 | 第41-42页 |
第四部分:中教法实验课程的设置 | 第42-45页 |
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 第42-43页 |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 第43-45页 |
三、课程的考核方式 | 第45页 |
四、参考书目 | 第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1) | 第48-49页 |
附录(2)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