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25页 |
·电子商务市场效率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电子商务市场价格水平和离散程度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电子商务市场价格竞争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22-24页 |
·既有文献研究的有待进一步深入之处 | 第24-25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9页 |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2章 B2C 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 第29-43页 |
·B2C 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整体性分析 | 第29-38页 |
·网络市场的规模与容量 | 第29-33页 |
·电子商务市场的整体发展状况 | 第33-36页 |
·中国 B2C 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状况 | 第36-38页 |
·中国 B2C 市场的若干结构性特征及对本文研究的影响 | 第38-43页 |
·中国 B2C 电子商务在地域分布上的非均衡特征及其影响 | 第39页 |
·中国 B2C 电子商务在销售产品种类上的特征及其影响 | 第39-41页 |
·专业比价网站与垂直门户网站及其对 B2C 市场价格竞争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3章 B2C 市场两类销售商价格竞争的理论模型 | 第43-68页 |
·引言:问题的提出及既有成果的简要述评 | 第43-44页 |
·线下零售商与线上零售商的价格竞争模型分析 | 第44-50页 |
·线上零售商与线下零售商价格竞争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44-49页 |
·两种参数关系下在线零售商与传统零售商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9-50页 |
·MCRs 与 Dotcoms 的价格竞争模型分析 | 第50-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实体性产品市场的实证分析:以 DC、DV 产品为例 | 第68-85页 |
·引言:样本商品的确定原则及说明 | 第68-70页 |
·价格数据收集方法 | 第70-71页 |
·样本销售商的确定 | 第70页 |
·样本数据收集时间的确定 | 第70-71页 |
·样本型号的确定 | 第71页 |
·实证研究及结果 | 第71-82页 |
·两类销售商平均价格水平的统计分析 | 第71-75页 |
·两类销售商最低价格的统计分析 | 第75-76页 |
·两类销售商价格离散程度的统计分析 | 第76-80页 |
·两类销售商价格水平的计量模型分析 | 第80-82页 |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第5章 服务性产品市场的实证分析:以网上订房为例 | 第85-99页 |
·引言:样本商品的确定原则及说明 | 第85-86页 |
·价格数据收集方法 | 第86-87页 |
·样本数据收集时间的确定 | 第86页 |
·样本数据的选择标准 | 第86-87页 |
·实证研究及结果 | 第87-97页 |
·两类销售商平均价格水平的比较分析 | 第87-92页 |
·两类销售商最低价的比较分析 | 第92-93页 |
·两类销售商价格离散程度的统计分析 | 第93-95页 |
·两类销售商价格水平的计量模型分析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6章 垂直门户网站对 B2C 市场价格竞争的影响分析 | 第99-106页 |
·引言 | 第99-100页 |
·假设 | 第100-101页 |
·数据收集方法 | 第101-102页 |
·实证研究及结果 | 第102-104页 |
·价格离散程度的描述性比较分析 | 第102-103页 |
·假设的统计检验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7章 基于消费者认知视角的电子商务市场价格竞争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6-119页 |
·引言 | 第106-107页 |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电子商务网站营销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 第107-114页 |
·网站绩效评估领域的既有成果的简要综述 | 第108-110页 |
·研究对象的确定及说明 | 第110-111页 |
·网上订票网站营销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 第111-114页 |
·基于电生理实验的两类电子商务销售商网站认知效果研究 | 第114-119页 |
·提高网站页面认知效果的脑电指标的选择 | 第115-116页 |
·样本网站页面认知效果的脑电实验研究 | 第116-119页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19-122页 |
一、全文的结论与工作总结 | 第119-120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0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获奖成果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