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TPSAS | 第15-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23-25页 |
| 第2章 牵引供电自动化通信体系 | 第25-49页 |
| ·TPSAS信息流分析 | 第25-35页 |
| ·TSAS信息流分析 | 第25-28页 |
| ·接触网工区信息流分析 | 第28-29页 |
| ·PSDS信息流分析 | 第29-30页 |
| ·维护管理中心信息流分析 | 第30-32页 |
| ·综合调度系统与TPSAS接口分析 | 第32-33页 |
| ·管理机构信息流分析 | 第33-35页 |
| ·TPSAS信息流图 | 第35页 |
| ·数据规范化 | 第35-38页 |
|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 | 第35-37页 |
| ·高铁TPSAS数据词典研究 | 第37-38页 |
| ·信息传输网络 | 第38-47页 |
| ·TSAS高速局域网 | 第39-41页 |
| ·PSDS高速广域网 | 第41-46页 |
| ·牵引供电维护管理广域网 | 第46-47页 |
| ·TPSAS通信网络的思考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3章 分布交换式以太网研究和实现 | 第49-84页 |
| ·工业以太网 | 第49-53页 |
| ·工业以太网研究现状 | 第49-50页 |
| ·工业以太网标准 | 第50-52页 |
| ·工业以太网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52-53页 |
| ·分布交换式双环光纤自愈以太网硬件设计 | 第53-59页 |
| ·接口硬件的设计思想 | 第53-54页 |
| ·IED工业以太网通信接口硬件设计 | 第54-56页 |
| ·远动通信单元、维管通信单元硬件设计 | 第56-59页 |
| ·TSAS网络通信设计思想 | 第59-67页 |
| ·通信网络需求分析 | 第59-60页 |
| ·变电所最短路径算法 | 第60-64页 |
| ·变电所通信故障处理 | 第64-67页 |
| ·TSAS报文传输算法 | 第67-77页 |
| ·网络通信测试帧规范化 | 第67-69页 |
| ·传输误码问题的处理 | 第69页 |
| ·变电所通信实时传输算法 | 第69-77页 |
| ·PSDS通信设计思想 | 第77-83页 |
| ·网络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的提高 | 第77-78页 |
| ·PSDS故障处理策略 | 第78-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第4章 分布交换式以太网接口硬件设计原则及性能分析 | 第84-118页 |
| ·概述 | 第84页 |
| ·基于排队理论的通信接口硬件设计原则 | 第84-92页 |
| ·系统节点传输物理过程 | 第85-86页 |
| ·输入缓冲区大小的确定 | 第86-90页 |
| ·通信节点硬件的设计原则 | 第90-91页 |
| ·TSAS通信实时性实例计算 | 第91-92页 |
| ·TSAS通信实时性仿真分析 | 第92-102页 |
| ·基于OPNET的工业以太网仿真分析 | 第93-97页 |
| ·共享式以太网仿真分析 | 第97-99页 |
| ·交换式以太网仿真分析 | 第99-101页 |
| ·分布交换式以太网仿真分析 | 第101-102页 |
| ·仿真结论 | 第102页 |
| ·TPSAS通信可靠性分析 | 第102-117页 |
| ·可靠性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 | 第102-105页 |
| ·TSAS通信可靠性分析 | 第105-109页 |
| ·PSDS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 | 第109-113页 |
| ·通信系统可靠性比较 | 第113-116页 |
| ·分析结果 | 第116-117页 |
| ·小结 | 第117-118页 |
| 第5章 IEC61850标准的实现方案 | 第118-135页 |
| ·概述 | 第118页 |
| ·实现基于IEC61850的TSAS步骤 | 第118-120页 |
| ·基于IEC61850的TSAS应用方案 | 第120-122页 |
| ·基于IEC61850的间隔层IED设备 | 第122-130页 |
| ·IED数据建模过程 | 第123页 |
| ·馈线PU建模 | 第123页 |
| ·距离保护LN(Logic Node) | 第123-127页 |
| ·软件结构 | 第127-128页 |
| ·装置设计 | 第128-129页 |
| ·通信接口设计 | 第129-130页 |
| ·基于IEC61850的通信系统 | 第130-134页 |
| ·通信架构和平台 | 第130页 |
| ·特殊通信服务映射 | 第130-134页 |
| ·其他部分 | 第134页 |
| ·小结 | 第134-135页 |
| 结论 | 第135-138页 |
| 致谢 | 第138-1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9-149页 |
| 附录1 | 第149-150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