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3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4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缘起 | 第14-19页 |
·释题 | 第19-20页 |
·关于建筑遗产及建筑遗产环境的理解 | 第19页 |
·关于建筑遗产环境的保护还是设计问题的理解 | 第19-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基础研究 | 第21页 |
·文献综合 | 第21页 |
·论证分析 | 第21-22页 |
·实践检验 | 第22页 |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2 建筑遗产的环境设计研究的相关概念 | 第24-32页 |
·相关概念释义 | 第24-26页 |
·基本概念释义 | 第24-26页 |
·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建筑 | 第24页 |
·历史性建筑(Historic Bullding) | 第24-25页 |
·建筑遗产(Architectura1 Heritage) | 第25页 |
·环境(Environment) | 第25-26页 |
·保存和保护概念(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 第26页 |
·建筑遗产概念的外延 | 第26-27页 |
·研究对象在法规角度上的外延 | 第26页 |
·研究对象在时间角度上的外延 | 第26-27页 |
·研究对象在研究需要角度上的外延 | 第27页 |
·建筑遗产的环境 | 第27页 |
·建筑遗产环境的重要作用 | 第27-28页 |
·更有效地保护建筑遗产 | 第27-28页 |
·更加真实全面地保护并延续建筑遗产的历史信息 | 第28页 |
·城市建筑与环境是分不开的 | 第28页 |
·环境有时正是遗产的组成,甚至就是遗产本身 | 第28页 |
·更好地将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 | 第28页 |
·建筑遗产的环境保护应该遵循的原则 | 第28-32页 |
·真实性原则(Authenticity) | 第29页 |
·完整性原则(Integrity) | 第29-30页 |
·可读性原则(Readability) | 第30页 |
·可持续性原则(Sustainable Principle) | 第30-31页 |
·保存信息原则(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conservation at best) | 第31-32页 |
3 国外建筑遗产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法律保护制度和相关国际宪章 | 第32-43页 |
·法国建筑遗产及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 第32-35页 |
·欧洲国家文物建筑保护的缘起 | 第32页 |
·法国建筑遗产及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发展的简要历程 | 第32-33页 |
·法国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制度中对建筑遗产的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 | 第33-34页 |
·法国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制度中特别值得借鉴的特色 | 第34-35页 |
·美国建筑遗产及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 第35-38页 |
·美国文物建筑保护的缘起 | 第35页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制度发展简要历程 | 第35-36页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制度中对建筑遗产的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 | 第36-37页 |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制度中特别值得借鉴的特色 | 第37-38页 |
·对“历史”的理解 | 第37-38页 |
·美国在对遗产保护的财政支持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第38页 |
·日本建筑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 | 第38-40页 |
·日本文物建筑保护的缘起 | 第38-39页 |
·日本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制度发展简要历程 | 第39页 |
·日本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制度中特别值得借鉴的特色 | 第39-40页 |
·我国情况的相似性 | 第39-40页 |
·明确规定国家要对保护“历史风貌”给予财政补助 | 第40页 |
·建筑遗产保护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 | 第40页 |
·国际上有关建筑遗产及环境保护的国际宪章的发展和变化 | 第40-43页 |
·国际上有关建筑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的发展历程 | 第40-42页 |
·《西安宣言》—建筑遗产环境的宣言 | 第42页 |
·认知建筑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的发展历程的重要性 | 第42-43页 |
4 国外建筑遗产的环境保护和设计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 第43-101页 |
·完善的保护规划制度—以法国为例 | 第43-48页 |
·在建筑遗产的界定范围上 | 第43页 |
·在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层次上 | 第43-48页 |
·在保护规划中通过界定不同物质与空间要素,明确保护和可变动的范围 | 第43-46页 |
·国家建筑师制度 | 第46-47页 |
·法律法规对保护范围内的灵活性上 | 第47-48页 |
·保护影响建筑遗产环境的城市要素 | 第48-63页 |
·城市肌理 | 第48-50页 |
·景观视线 | 第50-54页 |
·空间格局 | 第54-55页 |
·建筑形式与沿街立面 | 第55-57页 |
·道路 | 第57-60页 |
·绿化因素 | 第60-63页 |
·城市历史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 第63页 |
·分析影响建筑遗产环境的城市要素,并对其外部空间的特点进行提炼 | 第63-67页 |
·分析及提炼保护要素的意义 | 第63页 |
·分析及提炼建筑遗产外部空间的特点并应用于设计中的实例分析 | 第63-67页 |
·法国波尔多加龙河西岸整治工程 | 第63-65页 |
·法国波尔多夏尔冬地区改造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页 |
·发挥建筑遗产的环境在城市开放空间的积极作用 | 第67-79页 |
·开放空间的概念简介 | 第67页 |
·建筑遗产的环境在城市开放空间中的积极意义 | 第67-69页 |
·发挥建筑遗产环境在城市开放空间的积极作用的实例分析 | 第69-79页 |
·建筑遗产环境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作用的发展演变 | 第69-76页 |
·发挥建筑遗产及其环境在城市开放空间的作用,己是设计领域的共识 | 第76-79页 |
·国外建筑遗产环境的相关做法分析 | 第79-99页 |
·城镇中点状的建筑遗产环境 | 第80-85页 |
·法国尼姆市伽黑广场 | 第80-82页 |
·哥本哈根的加梅尔广场 | 第82-85页 |
·城镇中线状的建筑遗产环境 | 第85-88页 |
·法国南特市的50人质大街改造工程 | 第86-88页 |
·城镇旧有纹理发生断裂时的修补 | 第88-92页 |
·巴塞罗那的克洛特公园(Parc del Clot) | 第89-92页 |
·城镇中建筑遗产及其环境演变为公园绿地的一部分 | 第92-96页 |
·德国汉堡的Stadtpark | 第92-94页 |
·巴黎贝尔西公园 | 第94-96页 |
·产业建筑遗产的环境设计 | 第96-97页 |
·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 | 第96-97页 |
·位于乡村的建筑遗产及其环境 | 第97-99页 |
·小结 | 第99-101页 |
5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法律法规保护制度及不足 | 第101-115页 |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法规制度发展简要历程 | 第101-103页 |
·我国文物建筑保护的缘起; | 第101页 |
·我国保护的法规的发展历程 | 第101页 |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的三个层次与相应的法规制度 | 第101-103页 |
·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的不断调整和健全 | 第103-104页 |
·在建筑遗产的法律法规保护层次上的不足 | 第103-104页 |
·与我国遗产保护体系相对应的全国性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103页 |
·资金保障上的不足 | 第103-104页 |
·保护数量上的不足 | 第104页 |
·跳出建筑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不足的影响 | 第104-109页 |
·对建筑遗产的法律法规保护层次上的不足的认识和思考 | 第104-108页 |
·对城市的特色构成的认识 | 第105页 |
·国际上建筑遗产的观念在迅速外延 | 第105-107页 |
·我国的建筑遗产的观念急待更新 | 第107-108页 |
·跳出建筑遗产保护法规的不足,负起设计师的责任 | 第108-109页 |
·对北京大学校园核心区大规模拆迁的思考 | 第109-114页 |
·小结 | 第114-115页 |
6 我国建筑遗产环境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 第115-140页 |
·不同等级和层次的遗产面临不同的问题 | 第115页 |
·世界遗产,国家级文保单位、风景区环境设计问题探讨 | 第115-118页 |
·世界遗产、国家级文保单位和风景区环境设计问题实例分析 | 第116-118页 |
·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电梯事件 | 第116-117页 |
·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悬空寺周围环境的破坏 | 第117-118页 |
·小结 | 第118页 |
·省、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环境设计问题探讨 | 第118-127页 |
·北京市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现状 | 第118-122页 |
·以红石峡为代表的地方省、市级文保单位环境设计问题探讨 | 第122-127页 |
·小结 | 第127页 |
·普通建筑遗产环境的设计问题的探讨 | 第127-140页 |
·普通建筑遗产的环境长期以来不被人重视 | 第127-128页 |
·普通建筑遗产的环境设计面临更严峻的问题 | 第128-130页 |
·普通建筑遗产的环境需要更精心的设计 | 第130页 |
·对“新天地”现象的思考 | 第130-139页 |
·小结 | 第139-140页 |
7 我国建筑遗产环境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 第140-172页 |
·大拆大建问题及其研究 | 第140-142页 |
·破坏了遗产保护应该遵循的原则 | 第140-141页 |
·破坏了多样性城市空间带来的活力 | 第141-142页 |
·将建筑遗产周围用绿地或农田等简单地隔离起来 | 第142-153页 |
·建筑遗产环境中所携带大量历史信息的丢失 | 第142-146页 |
·外部空间尺度感的丢失 | 第146-150页 |
·外部空间活力的丢失 | 第150-153页 |
·将建筑遗产环境设计等同于一般的的公园设计 | 第153-164页 |
·从图底关系分析上来看 | 第157-159页 |
·从建筑的“可命名性”与“不可命名性”的概念引申意义上来看 | 第159-162页 |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上来看 | 第162-164页 |
·对于外部环境中的历史信息人为地分为优劣好坏,随意删改,造成大量历史信息的丢失 | 第164-170页 |
·造假、历史信息的肆意篡改 | 第164-169页 |
·主观想象臆造 | 第169-170页 |
·小结 | 第170-172页 |
8 我国建筑遗产环境设计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研究 | 第172-192页 |
·我国在建筑遗产环境在理论研究上的现状 | 第172-176页 |
·建筑遗产环境在规划控制手段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72-174页 |
·建筑遗产环境在具体保护方法上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74-176页 |
·我国在建筑遗产环境法律法规保护的实际操作层次上的现状和分析 | 第176-178页 |
·我国建筑遗产环境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 | 第176-177页 |
·缺乏法定专家干预制度 | 第177-178页 |
·法律法规在保护范围内的灵活性不足 | 第178页 |
·对我国建筑遗产环境设计的对策建议 | 第178-187页 |
·提高对建筑遗产环境问题的认识 | 第178-179页 |
·增强建筑遗产环境的研究机制 | 第179页 |
·增强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加大其对实际建设的指导作用 | 第179-186页 |
·法国保护规划的实际操作性借鉴分析 | 第180-183页 |
·我国保护法规对实际建设的控制分析 | 第183-186页 |
·面对建筑遗产环境保护规划层次上的不足-设计师的责任及对策 | 第186-187页 |
·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层次上的不足,设计师面临的问题 | 第186页 |
·加强设计的分析过程 | 第186-187页 |
·制定设计导则 | 第187页 |
·对设计师经常要面对的两类建筑遗产的环境设计提出的针对性建议 | 第187-190页 |
·世界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风景区 | 第187-189页 |
·位于城镇或城镇边缘的建筑遗产 | 第189-190页 |
·建筑遗产及其环境未被破坏 | 第189页 |
·建筑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 | 第189-190页 |
·建筑遗产及其环境已经消失 | 第190页 |
·建筑遗产在公众参与上的不足 | 第190-192页 |
9 建筑遗产环境设计的实例研究 | 第192-209页 |
·我国城墙历史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城墙周围环境的变迁 | 第192-196页 |
·中国城墙的历史悠久 | 第192-193页 |
·以图示表示北京城墙的历史发展过程 | 第193-195页 |
·明城墙周围环境的变迁实际上是历史上城墙环境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 | 第195-196页 |
·明城墙遗址公园国际招标方案比较 | 第196-199页 |
·对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实施方案的思考 | 第199-204页 |
·国外城墙遗址的处理方法简介 | 第204-209页 |
·法国的巴黎的菲利普.奥古斯特城墙遗址 | 第204-206页 |
·丹麦哥本哈根的城壕景观 | 第206-209页 |
10 结语 | 第209-212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18页 |
图表目录 | 第218-222页 |
英文图表目录 | 第222-226页 |
表格目录 | 第226-228页 |
个人简介 | 第228-230页 |
导师简介 | 第230-23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情况 | 第232-233页 |
致谢 | 第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