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后仙峪硼矿床中电气石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引言 | 第1-11页 |
| 第1章 地质背景 | 第11-15页 |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1-12页 |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1页 |
| ·地层 | 第11-12页 |
| ·工作区及矿床地质概况 | 第12-15页 |
| ·矿区地质 | 第12-14页 |
| ·矿区地层 | 第13页 |
| ·构造 | 第13-14页 |
| ·矿床地质 | 第14-15页 |
| ·后仙峪矿床 | 第14页 |
| ·鲁家沟矿床 | 第14-15页 |
| 第2章 富(含)电气石岩石地质特征 | 第15-22页 |
| ·富(含)电气石岩石的分类 | 第15页 |
| ·电气石的产状及空间分布规律 | 第15-16页 |
| ·富(含)电气石岩野外地质特征 | 第16-22页 |
| ·西部剖面(P1) | 第17-18页 |
| ·东部剖面(P3) | 第18-19页 |
| ·外围冯家堡子剖面(P2)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2页 |
| 第3章 电气石光学特征 | 第22-26页 |
| ·采样 | 第22页 |
| ·电气石的显微光学特征 | 第22-25页 |
| ·电气石岩的结构特征 | 第25-26页 |
| 第4章 电气石的化学特征 | 第26-32页 |
| ·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电气石的化学成分 | 第26-29页 |
| ·电气石化学成分分析 | 第29-32页 |
| 第5章 电气石变(浅)粒岩的全岩地球化学 | 第32-40页 |
|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33-40页 |
| 第6章 电气石热释光特征 | 第40-48页 |
| ·热释光发展简史 | 第40页 |
| ·热释光的原理 | 第40-42页 |
| ·热释光的应用 | 第42页 |
| ·电气石热释光的特征 | 第42-46页 |
| ·实验仪器简介 | 第42页 |
| ·操作步骤 | 第42-43页 |
| ·测试热释光仪器稳定性 | 第43-44页 |
| ·电气石的热释光实验 | 第44-46页 |
| ·质量对热释光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粒度对热释光的影响 | 第45页 |
| ·P3 剖面电气石热释光特征 | 第45页 |
| ·BC 剖面热释光特征 | 第45-46页 |
| ·电气石及石英热释光误差分析 | 第46-48页 |
| ·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 第46-47页 |
| ·误差控制措施 | 第47-48页 |
| 第7章 电气石成岩成矿意义 | 第48-51页 |
| ·电气石成岩成矿意义 | 第48-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